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调研“低调”成果方能“高调”

来源:吉林日报 发布时间:2020-09-24 09:35 作者:刘波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调查研究贯穿工作谋划、决策和执行全过程,贯穿发现和解决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过程”。

  调查研究的本意是把不明白的事情搞清楚,在实践中寻找规律性的认识,为解决问题制定可行性办法,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当前,各种新情况、新风险、新挑战层出不穷,领导干部如果不以细致全面的调查研究为根本途径和基本前提,在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矛盾纠纷时往往就会“胸中无数点子多,情况不明胆子大”,工作成效自然“大打折扣”。

  “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低调”姿态开展调研,调研的成果往往才会更“高效”。要发扬来时“静悄悄”,去时“静幽幽”的优良作风,轻车简从、放下身段、扑下身子、走进群众,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高效精准地为基层提出推动工作的“金点子”,开出“千金方”,防止“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调研,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要突出问题导向,沉得下去心、弯得下去身、低得下去头,走近群众、贴近群众、知悉民情,坚持群众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在哪里,调查研究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全面系统准确了解掌握情况,切忌只走“经典调研线路”,只访“被调研专业户”。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事实证明,“低调”的调研才能更好地摸准实情、提好对策,用心用情为民解难题,真正变“指导”为“服务”,变“部署”为“取经”,从本质上为调查研究“正本清源”,推动调查研究“从实里来到实里去”,让调研真正成为高效推进工作的“传家宝”。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