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同事聚餐、亲友相聚,为了饭桌上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点菜时往往会“多多益善”。或者为了吃饱吃好,或者为了面子光鲜,在就餐安排上往往会多点几份菜,多添几瓶饮料、几种主食。点菜如果少而精,有时还会被少数人当做“小气抠门”。
这里有一个严重的误区。有些人认为聚餐享用的菜肴样式多了,品类全了,聚会的氛围才会更加热络高兴。而实际上,热闹的欢聚结束后,如果剩下半桌子的残羹冷炙,一片狼藉,不仅是种严重浪费,也会让宾主尽欢的气氛打折扣。聚餐本来是相聚为主,菜肴为佐,亲朋好友、同事同学之间的感情依托,也并不在那几道菜上,而是饭桌上大家能够开怀畅聊,交往互鉴。菜肴数量不等于情谊分量,只管“多点多吃”,不管是否浪费,实际上是一种捆绑式的情感消费。既花了冤枉钱,又浪费了珍贵的粮食蔬菜,是一种不健康的餐饮文化。
当下,为响应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号召,许多餐饮平台和商家联动,推出“半份菜”“小份菜”“打包菜”等服务,既能保障聚餐节约,又可规治餐饮浪费,让聚餐回归理性、可靠和真诚的本位。聚餐不是比拼谁是“大胃王”,也不是较量谁的“排场大”,而是以情真意切、团结活泼构建良好的饭桌关系,应当量力而行,恰到好处。“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当下推崇聚餐定量守量,既能节约粮食,更能守护彼此情谊,在点菜时,不妨多一些“斤斤计较”,少一些“多多益善”,争取全部吃完,人人“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