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把历史担当落到今日行动中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0-08-27 09:15 作者:侯剑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强调为全局计、为子孙谋,既要有历史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这一以贯之的历史担当,既是对长三角发展的要求,也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鞭策。

今天的行动就是明天的历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就在眼前,这个时代的干部是幸运的,因为处在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中,同时也责任重大,面对“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形势,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要靠每一名干部攻坚克难抓落实。转换经济发展动能,需要干部实施精准的政策引导;稳控疫情战果离不开一线干部冲锋在前。“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作为党的干部,无论岗位在哪、职务高低,都在书写担当作为的历史,都在为发展积蓄质变的力量。

为当下负责也要为明天奠基。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为官一任,为今天的繁荣发展出力是本职,为后来者打好基础也是义务。从一个地方的发展看,在打造发展亮点的同时,需辩证地看问题,强化底线思维,管控负面效应。大胆选拔使用干部,就要有长远考虑,保持队伍梯次培养,避免一个时期以后青黄不接,结构功能不合理,影响发展后劲。一项具体工作除了完成面上任务,也要做好经验总结、材料归档等后续扫尾,不留历史欠账,让后来者学有范例、干有基础、提升有空间。

评价历史担当重在看潜绩。潜绩虽不如显绩亮眼直观,但反映干部对岗位、部门、事业发展历史的态度和贡献。考察潜绩,要尊重群众的判断评价,充分走群众路线,旗帜鲜明地把“对历史负责,为今后发展打基础情况”作为考察内容,释放选拔使用干部重潜绩的强烈信号。潜绩并非无迹可寻,可以立足全局发展方向和目标,从基础工作的扎实程度,措施办法的前瞻性,现有运转体系的科学化水平等综合研判,使潜绩可感知可比较。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干部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干部要追求经过历史沉淀后真正的评价,为发展历史担当,为党的事业担当。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