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平台公平公正,专业的指导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保障了村民的利益。”8月28日,在西安市雁塔区漳浒寨街道闵旗寨村,谈起村上安置房商铺租赁项目的成功交易,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宋社军感慨。
近日,闵旗寨村安置房商铺租赁项目通过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平台顺利完成交易。交易前,闵旗寨村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确定租赁方案,将资料信息提交平台按程序交易,并将交易结果公示3天。如今,合同已签订,全程可追溯、可查询。
在雁塔区纪委监委的监督督促下,雁塔区有关职能部门和各街道推广使用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平台,助力更多农村集体资产规范流转、保值增值,让群众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
据统计,雁塔区共80个村(社区)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中,雁塔区以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为切口,专项整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不规范、经济合同整改不到位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找短板、补漏洞、建制度,保障农村集体合法权益和群众切身利益。
雁塔区纪委监委成立由区纪委常委以及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街道纪工委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对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针对个别街道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推进缓慢等问题,进行情况通报、约谈提醒。
“80个村(社区)的资产大多是城中村改造后留下的商铺。各村(社区)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后,统一经营资产,村民入股获得集体分红。为了深入排查整治农村集体账内、账外资产问题,在各村(社区)自查自改的同时,我们会同职能部门,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整治一起,确保农村集体‘三资’账目清、底数清、权属清。”雁塔区纪委监委派驻第五纪检监察组组长刘文胜说。
今年以来,雁塔区共处置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问题线索19件,立案15人,党纪政务处分13人。
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是专项整治的重中之重。在雁塔区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雁塔区深入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2024年共排查收集合同2177份。
按照要求,雁塔区农业农村和林业水务局联合相关部门对收集的合同严格审核。经审核,这些合同主要涉及缺少“四议两公开”材料、递增标准、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方面问题。经过三轮监督检查,问题合同已经全部完成整改,在追回欠款的同时,2024年还新增合同价款3400余万元。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雁塔区纪委监委推动建成8个街道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将全区80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和财务收支等数据全部录入西安市农村集体“三资三化”管理平台,通过“三资”管理、银农直连、预警处置、纪委“三资”监管等模块,实现对农村集体资产、合同等全流程动态管理。同时,雁塔区纪委监委督促区农业农村部门定期组织审计工作,在村(社区)进行资产清查及财务收支审计,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责令整改,将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移送纪检监察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