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过后,天气渐凉。家住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城关街道窑头社区的黄阿姨,和邻居们相约在社区崭新的健身器材区,锻炼、纳凉、话家常。这个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小区,经过半年多的改造升级,如今已是旧貌换新颜。
今年年初,商洛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走访调研中发现,位于该市主城区的部分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缺失、日常管理松散,且在改造中重建设轻管理,群众反映强烈。该市纪委监委聚焦群众诉求,坚持问题导向,健全“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工作机制,在问需于民基础上,推动市住建、城管、自然资源和规划等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切实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让群众可感可及。
群众点题是前提,如何答题是关键。“我们压实各级责任督促驻在部门牵头负责,组织拆除废弃设施、硬化破损路面、增设充电桩和停车位、成立物业公司等。”商洛市纪委监委驻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纪检监察组组长任江海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拆除废弃设施866处,新增停车位5906个,安装充电桩5996个,新增物业公司56家。
商洛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跟进监督、精准监督,督促职能部门担责于身、履职于行,切实解决相关问题。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建专家服务团,对年度内计划改造的112个老旧小区和处于脱管失管的“三无小区”、单位自管小区等,量身定制改造方案,有力有序推进改造工作,累计释放公共空间8.66万平方米。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市容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维护等方面问题,城市管理部门广泛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服务群众面对面”活动,积极对接相关乡镇(街道)和大型小区,在全市推动设立社区(小区)城管工作室(站)82个,累计解决相关问题3112个。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该市各县(区)纪委监委将老旧小区改造情况作为监督重点,因地制宜推进问题整改,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山阳县纪委监委实施网格化监督模式,主动下访,组织32名纪检监察干部包联56个网格点位,推动加装电梯、加快无障碍设施改造;镇安县纪委监委加大约谈提醒力度,针对改造进度滞后问题,及时约谈相关负责人,推动5个老旧小区提前完成改造。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系着万家冷暖。”商洛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持续深化点题监督机制,既监督工作推进情况,又纠治责任落实中可能存在的履职不力、监管不严、作风不实问题,确保改造成果经得起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