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影响和深远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日益走向成熟。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造。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开始自觉地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应用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也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提出奠定理论基础。
1940年1月9日,毛泽东同志作了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的报告,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概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文化抗战指导思想的正式确立。
文化抗战需要建立文化领域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广大文化人士。193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专门作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同时,对于不能入党或不愿入党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也认为应该同他们建立良好的共同工作关系,带领他们一道工作。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进一步深化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此后,文艺工作进一步和人民大众、和工农兵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文化抗战的思想与政策,与抗日战争中党秉持的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是完全一致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号召下,组建各种文化团体,创办各类期刊,深入广大人民群众中开展创作,以实际行动投身于文化抗战和民族解放,极大繁荣了新民主主义文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抗战内容非常丰富,涵盖领域极为广泛,包括教育、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第一,抗战教育加强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提高了人民的文化水平,激发人民的抗战热情;第二,新闻出版界的抗战活动成为宣传抗战、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第三,文学界抗战中,以延安为代表的抗日根据地文学贡献最为突出;第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抗战中,艺术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宣传抗日、动员群众、凝聚民族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抗战取得了丰硕成果,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首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领域的抗战以笔为枪,揭露了日本侵华的野蛮与残酷,点燃了广大人民的抗战热情,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的正确理论政策和广大军民奋勇抗战的英雄事迹。文化抗战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保卫战,使每一个中国人树立起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自尊、自信与自豪。
其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抗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广大文化人士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深入研究中国历史、经济与社会,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再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抗战提高了广大人民的文化素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学校基础教育和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有助于消灭文盲,军队中学习文化、集体唱歌演剧的氛围也十分浓厚。文化团体深入农村,文艺作品在创作时面向人民大众、与工农兵结合,戏剧表演从剧场走向了广场,这些都使人民群众享受到前所未有的文化生活,也更加拥护中国共产党抗战。
最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抗战进一步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在中国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远逊于日本侵略者的情况下,文化抗战大大激发和升华了中华民族精神,孕育了伟大抗战精神,在中国人民最终战胜强敌、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作者:吴敏超)(光明网记者郝悦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