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著作发行量很大,稿费相当可观。但毛泽东并没有把稿费视作私人财产,也不随意开支,而是全部交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的特别会计室,支取也有规定程序。毛泽东使用稿费,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用于买书或印书。毛泽东晚年视力下降,习惯看大字本图书,就用稿费买书或者安排印书。
二是用来做调研。毛泽东提议组织一个调研队伍,专门从基层县里抽调干部,既担任警卫,又可以派出去调查,调查结果直接报告毛泽东。毛泽东说:“派人调查的路费归我出。”
三是用以退赔。身边工作人员一旦被发现多吃多占,毛泽东会立即整顿教育,同时派人去退赔。这一类款项的数额约两万元左右,用的也是稿费。
四是用以资助亲友。前妻贺子珍多病,毛泽东经常派人寻访良药,买好送去,用稿费。前清王爷载涛担任炮兵顾问,一次家里房屋倒塌了一角,前王爷囊中羞涩,有些发愁,毛泽东听说了,派人送去2000元,用稿费。末代皇帝溥仪获特赦后参加工作,月工资百元左右,当时也算大钱,但是溥仪不会计划,过得拮据,1962年春节,毛泽东派人送去礼金2000元,以缓解其生活压力,用稿费。老师和表兄王季范,任国务院参事,住在北京,生活朴素,过年了,毛泽东总要送点钱过去,用稿费。齐白石老人常有画作相赠,还是湘潭乡亲,逢年过节,毛泽东也经常派人送些礼金,用稿费。1920年,毛泽东曾拜见章士钊,请求资助赴法勤工俭学和湖南学运,章士钊向上海工商界募得两万元,交给毛泽东,从此二人保持友谊。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毛泽东每年春节都派人送上2000元,说是还当年的两万元借款,计划每年2000元,用10年还清。章士钊申明当年的钱是募捐的,毛泽东表示也就是用稿费补助一下老朋友,让老朋友安度晚年,结果10年之后还是在送,毛泽东说,就当是还利息吧,只要老朋友健在,就要一直还下去。
五是补贴个人生活开支。最初,毛泽东工资200多元、江青100多元,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400余元、江青200多元,与他们一起生活的还有七八号家人,一大家人的伙食开支,还有接待亲友故交及饯行馈赠,偶尔还要宴请宾客,工资明显不够用,每年用以补贴的稿费不足1万元。
(摘编自《百年潮》2024年第11期 龙剑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