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党课·理论 / 正文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11-20 08:22 作者:刘亚峰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将“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战略任务进行专章部署。“十五五”时期,在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对“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的认识,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抓好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三大重点任务,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外部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做强国内大循环,加快形成强大国内经济循环体系,以国内循环的稳定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必须有明确的战略依托。在立足国情,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只能是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从经济循环的角度来看,必须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在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立足国内、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也有利于在极端情况下保证我国经济基本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4亿人,正在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全球50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大多数产品产量位居第一,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2亿,拥有数量庞大的研发人员和技能人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具备支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供给能力。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显著的规模经济优势、创新发展优势和抗冲击能力优势。

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增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的重要基础。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既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支撑,又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渠道。要深刻把握提振消费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如果没有消费市场的需求支撑,企业就会失去发展和创新的动力。大力提振消费,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重点是优化环境、创新场景、减少限制;着眼长远,重点是切实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着力提高居民消费率。要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投资在扩内需、促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扩大有效投资,既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也要激发民间投资热情。在政府投资方面,要着力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投资,统筹用好各类政府投资,加强政府投资全过程管理,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谋划和实施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项目。在民间投资方面,要着力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带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提高民间投资比重,增强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增长动力。在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的过程中,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只有就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消费增长的基础才能更加稳固;只有不断完善消费政策,解决好优质消费供给不足、促进消费的制度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的需要。投资于物,将固定资产投资等物质基础投入的总量和增速维持在一定水平,夯实发展的物质投入基础,为投资于人创造条件;投资于人,通过教育、就业、社保等举措提升劳动者素质,增强居民收入与消费意愿,扩大社会总需求,为经济增长输送动能,让投资于物更富效率。

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紧紧围绕“五统一、一开放”要求,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消除要素获取、资质认定、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壁垒,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商品高效流通。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多措并举形成优质优价、良性竞争的市场秩序。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高标准联通市场设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完善有利于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统计、财税、考核制度,优化企业总部和分支机构、生产地和消费地利益分享。必须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统一大市场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把工作放在党和国家整个大局中去思考谋划,坚决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本位主义思想。着力纠治政绩观偏差,把地方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情况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对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问题的分级分类规制体系,抓好违规招商引资、搞地方保护等突出问题整治,加大负面典型案例通报力度。抓好宣传培训和正面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形成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合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