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党课·理论 / 正文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11-17 08:26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阎树群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项重大原创性贡献,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坚持“两个结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深刻把握理论创新和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命题。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两个结合”;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两个结合”展开阐述;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揭示“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入阐明“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从“第一个结合”到“第二个结合”,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基本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注重与中国历史、中华文化的结合,以一系列创新成果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法宝,成为我们党走过百年辉煌、书写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史诗的保障。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两个层面上的结合贯通党的发展历程。“两个结合”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贡献不但在于推进了新时代的“第一个结合”,而且创新性地提出“第二个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文化发展的创新实践为基础,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任务,以推进文化强国、民族复兴为使命,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大创新。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其中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推动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原则、实践经验和实践路向,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超越国界,不断谱写中华文明的当代华章。

陕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为中华文明传承发展注入更多三秦力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表达方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创造和创新达到转化和发展的目的,使之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文化支撑。在文化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陕西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就是要坚持“两个结合”,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以文铸魂、以文传脉、以文育人、以文润心、以文兴业、以文传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为一体,使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合力,在“两个结合”中不断提升“强”的特质,在深化改革中不断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高质量发展优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动能。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