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眺花果村。陕报记者 杨小兵摄
花果村今年新建的养蚕室吸纳了不少村民务工。图为村民给蚕投喂桑叶。陕报记者 杨小兵摄
当汽车驶入巴山镇,朝着莽苍群山行进时,花果村近了。
40分钟,45公里,几乎每20秒就有一个急弯。在蜿蜒的道路上,汽车与峭壁、深谷为伴,费力翻上了山岗,旋即又折向山脚。终于,拐过不知多少个弯,眼前豁然开朗,一座规整有序的小镇出现在群山环抱的罅隙,碧水从中缓缓流过。
沿着碧水,向着青山更深处进发,花果村,正掩映在这抹黛绿之中。
喊山
坐落于秦巴山脉深处的镇巴县渔渡镇花果村,倚巴山,临渔水。
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花果村有层峦叠嶂、鱼翔浅底的山水,是祖祖辈辈赖以生息的乡土。但是,这里山高林密、坡陡沟深的地理面貌,也阻隔了村庄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耕种、养殖在这里本就不易,恶劣的交通条件又让货物运输、人员往来变得分外艰难,大大增加了村民们的生存压力。
正如镇巴民歌《喊山》所唱:“开门就见山,出门就爬山,走不完的山,看不够的山,我嫁到山那边,那边还是山……”于是,修一条通畅的路,走出连绵的山,成为花果村几代人的期盼和梦想。
说起路,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刻骨铭心的故事。
梁洪科从花果村党支部书记任上退下来3年了,但他依旧清晰地记得20多年前带领村民修路的场景。
那时的花果村,通村入户的是羊肠小道,村民们走的是烂泥路,恶劣的交通条件严重制约着乡村发展。
“有的村民辛苦养了一头猪,本来养到200多斤就能卖钱,但山路难走,运不下去。等养到400多斤,实在没办法,只好几个人拿杠子一点一点往山下抬,费了牛劲。他们种的大豆也一样,只能一回一回往山下背。”回想往事,梁洪科依旧感到痛心疾首,“多好的东西啊,就是没路可走,卖不出去。守着收成还受穷,多憋屈。”
老百姓出行难,成了梁洪科的心头痛。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带领群众把路修通。
“缺资金、缺设备,我们就组织党员带头,再发动群众义务劳动,哪个小组最积极,就优先把路往他们小组修。大伙的热情一下子就燃起来了,男女老少齐上阵,要把路通到各组各家。”梁洪科回忆。
山高坡陡,乱石嶙峋,修路没法一蹴而就。
没有风钻机,梁洪科就和村民们带着钢钎、八磅锤上阵,用最原始的方式,硬要把路凿出来。后来,他们一次又一次找到乡上、县上,争取到一些雷管、炸药。施工条件改善,修路进度加快。
经历了两个冬季的日夜奋战,1995年,花果村终于打通了镇巴县第一条通村毛路。后来在政府资金支持下,这条毛路又成为镇巴县第一条通村水泥路。“路修通后,村民养的猪、牛都能运下山卖钱了,现在好多人家里都有小车了。”梁洪科高兴地说。
对于村民汪乾奎一家来说,水泥路还是他们家的救命路。
8月12日,大雨不期而至。村医王先锋不慌不忙,按计划开车前往张家塘小组的山坳,为3户慢性病患者上门随诊,其中就包括汪乾奎家。
“记得通水泥路前,我有时上山给患者看病,回来时天晚路滑,只好把摩托车撇下,一步步走下山。现在通了水泥路,山路就好走了,看患者也方便多了。”这一路上,王先锋驾驶得很稳当。
看到王先锋上门,汪乾奎喜笑颜开,一边端茶倒水,一边连忙把5岁的孙女桥桥喊来。
汪乾奎告诉记者,5年前的一个深夜,也是这样的大雨,进入预产期的儿媳王娟突然肚子痛得难受,就给王先锋打电话。王先锋预感王娟要生产了,骑摩托车上山前便给渔渡镇卫生院说明情况,让提前做好准备。到达后一检查,发现宫口已接近开全,羊水将破,王先锋赶紧让人准备简易担架,摸黑冒雨抬王娟下山。
“凌晨3点左右,我们把儿媳抬到山下桥头的时候,孩子的半个头都出来了。孙女的小名‘桥桥’就是这么来的。”汪乾奎感慨道,“多亏了王先锋,桥桥母女才能平安。也多亏通了水泥路,从桥头到镇上只有3公里,我们才能及时把人送到卫生院。”
不断完善的路网,为花果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2018年,随着通往全村6个小组的水泥路全面铺就,花果村与镇上、县上的联系愈加紧密。
去年12月,西乡至镇巴高速公路顺利建成通车,结束了镇巴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西镇高速通了,镇巴融入汉中‘一小时经济圈’,花果村和汉中市区的距离就拉近了,我们也能享受更多的发展机遇。”花果村党支部书记陈永强说。
新民谣
“新楼房、水泥路,群众生活迈大步……”花果村口口相传的新民谣,诉说着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
立足本地自然资源,花果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和旅游业,给群众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2018年实现整村退出贫困,2020年带动100户村民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2020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5344元。
曾几何时,全村一半以上群众居住在高山或半高山,住的是土坯房,用水用电得不到稳定保障。全村520户1864人,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23%,脱贫致富是花果村群众最强烈的愿望。
“当时,首要问题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渔渡镇挂职副镇长、花果村前驻村第一书记赵剑回忆。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花果村先后筹措资金820万元,硬化道路6条11公里,改建拓宽道路8公里,集中实施饮水工程6处,铺设饮水管道1.3万米,改造低压线路12公里,实现通信信号全面覆盖,改建标准化村卫生室……
“同时,我们抓住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机遇,挨家挨户跑,一遍遍宣传,把交通、生活、上学、就业等方面的政策和好处都说清楚、讲明白,最终动员44户村民就近在镇上或210国道旁安下新家。”赵剑说。
从阴暗潮湿的土坯房到宽敞亮堂的新居,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夯实了花果村群众奔向美好生活的底子。立足绿水青山,让山水“活”起来,则让花果村群众看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路子,有了在家门口致富的方子。
“最初,想增收致富,只能是走出大山。全村劳力能外出务工的几乎都走了出去,平均每户有1.5人出门在外。” 花果村驻村第一书记丁维强介绍。
要彻底摆脱贫困,提振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关键。花果村有种植水果的传统,但由于技术落后,品质、规模都不理想,果业长期没能发展起来。如果这些问题都能解决,花果村的果业能否迎来发展良机?
为此,镇村两级党组织因地制宜提出了“山上种植小杂果,山下发展‘旅游+农家乐’”的产业规划。2017年,在镇上和村上支持下,党员梁洪奇筹措了400多万元资金,发起成立民乐农牧专业合作社,打造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合作社成立后,梁洪奇从村民手里流转土地,栽植了500亩适合本地气候、土质的青脆李。
8月10日,行走在种植园中,梁洪奇满脸喜悦:“咱这地处高山,昼夜温差大,种出来的果子个头大、糖分足,根本不愁卖。上个月客商上门把李子全部收购了。而且,青脆李明年进入丰产期,到时候一亩能卖5000元。”
李子丰收,村民增收。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入社务工、合作种植、入股分红等方式,享受到种植园的发展红利,拓宽了增收渠道。
在参观种植园的过程中,记者不时能遇到正进行管护作业的村民。70岁的李武章笑呵呵地说:“薅薅草、看护果树又轻松,又有钱挣。我和老伴只要有空就去园里干点杂活,一年下来能有1.3万多元收入,这是以前怎么也想不到的好事情。”
与此同时,在对面山头的养蚕室内,村民李辉菊和三四个“闺蜜”正忙着给蚕宝宝投喂桑叶。15张蚕,几十万张嘴,一天三顿就要吃掉2500多公斤桑叶。好在山坡后面,有合作社4年来栽下的420亩桑树,让蚕宝宝有了吃不完的“绿色粮仓”,也让梁洪奇对办好桑蚕养殖业有了底气。
对这座今年新办的养蚕室,梁洪奇寄予厚望:“咱养的蚕品质很好,一批的净利润就能有2.55万元。按一年养殖7批来算,今年能有不错的收益。等明年养殖规模翻一番,我们还可以争取苏陕协作项目投资建厂,做蚕茧深加工。”
为花果村群众带来家门口就业机会的,还有近年来逐步走上正轨的乡村旅游。
8月10日下午,在渔渡镇干部熊凯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巴山玉溶洞景区。溶洞依山傍河,洞内有近4000平方米的活动空间,几十个大小洞堂相互穿插,形状各异的钟乳石千奇百怪。跨过暗河,在洞中徜徉,触手可及的是湿漉漉、冰清玉洁的钟乳石,仿佛穿行水帘洞。
熊凯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先前在一家外企工作,时间长了,觉得还是回家乡好,于是选择回乡发展。前不久,他带大学同学到溶洞游玩,同学感慨地说:“看来你们这儿的崇山峻岭,是真正的宝贝山呀!”
经过3年建设,巴山玉溶洞景区在去年“五一”前夕开门迎客,成为汉中地区唯一以溶洞奇观为核心打造的景区项目,也是镇巴县唯一收门票的景点,周末、节假日平均每天能吸引游客300多人。今年“五一”当天,游客近万人,不少人抱怨,看完溶洞,附近连个农家乐都没有。
“目前,景区的开发才刚刚起步,餐饮、住宿、游乐等服务能力还没完全跟上。在后续开发中,我们要把景区紧紧镶嵌在县域旅游环线上,加快推进休闲民宿、农家乐、康养项目等,更好地宣传镇巴美食、手工艺品、民俗文化,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农户持续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景区建设规划部主管袁丹平信心满满。
院坝会
8月13日,时针缓缓指向上午9时,骤雨初歇。
雨后的花果村,山路有些湿滑,凉意催人加衣。但村民梁洪奇的院坝里却是一番热闹景象:背着手的老汉、裹着头巾的婆婆、术后拄着拐杖的青年,以及更多的乡亲,纷纷来到这里。
一场别开生面的院坝会即将在这里召开。
“院坝会讲的是花果村的发展,说的是我们老百姓的身边事。大家有问题、有意见、有想法都可以提出来,面对面和镇村干部交流。这样一来,干部了解了大伙在想什么,我们也能搞明白村子发展的政策,信心和干劲都更足了。这样的院坝会非常好,我每次都参加。”村民李继刚高兴地说。
十几条长板凳在院子里排开,男女老少30多人围坐在镇村干部周边,聊聊大伙儿关心的事,说说村子的未来发展。
“今天开会的主题只有一个,讨论花果村的发展规划。” 渔渡镇党委副书记康树虎开门见山,“随着果园、养蚕室的建设,溶洞景区的开发,花果村终于有了自己的产业,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但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走,如何让村子更富、更美,大家还有什么想法和要求,都说一说嘛。”
梁洪奇第一个发言:“乡村要振兴,产业必须搞起来。没有产业,大家就得不到稳定的收入,生活也得不到根本的改善。现在花果村因地制宜,发展起了种植养殖业,还开发了旅游景区,可以说大家都能吃上‘生态饭’,有了长期稳定增收的平台。”
对于村上的发展,梁洪奇希望能将已有的几个产业整合起来,打造新的旅游线路。他说:“现在游客到了村里,1个小时左右就转完回去了。要是能把张家塘和天观塘两个果园中间2公里的土路硬化,再打造几家农家乐、采摘园,让游客有得吃、有得住、有得耍,那才能留住人、留住消费。”
“道路的升级改造也是个大问题。现在上山的水泥路只有3.5米宽,会车很不方便。我建议尽快把路拓宽到5米,还要优先在旅游主干道沿线配备路灯,改善夜间通行条件。”村民梁文松补充道。
“要吸引游客,还得有好的环境卫生。我们不能一边守着青山绿水,一边放任环境卫生脏乱差。我建议从整治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做起,加强公共卫生教育宣传,共同保护生态环境,这样不仅游客玩得开心,我们自己住得也舒心。”村民胡永泉说。
……
群众的话匣子一打开,一时很难停下来。对于大家的意见建议,康树虎一一做了记录,并结合镇村编制的发展规划,给予相应答复。
花果村的卫生专干钟运荣一边忙活着给大伙儿递茶,一边向旁听的记者介绍:“我们的院坝会,是村干部把党的政策讲透讲明白的宣讲课,是回应村民关切的对话会,还是‘敢问路在何方’的议事堂。”
讲政策、提问题、想法子、寻路子。干部群众你一言我一语,大家的思想统一了——花果村要靠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带动全体村民走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院坝会是花果村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缩影。以院坝会为载体,花果村还探索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四治融合互补法”,尽可能多地让村民参与到花果村的公共事务中,筑好干群连心路,整个乡村呈现出干部有激情、群众有愿景、产业有支撑、发展有计划的崭新面貌。
西安交通大学的何佳琪同学旁听完院坝会后感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党的方针政策从中央落实到地方会这么快,为什么党组织和老百姓的距离这么近,为什么老百姓这么信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