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正文
走进乡村看小康

锦屏社区的日子越来越好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1-08-27 10:19 作者:陕报记者 陈嘉

8月20日,记者走进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灰白相间的徽派建筑傲然耸立,妇女在社区工厂忙碌,老人在小区里悠闲散步,孩子在楼下追逐嬉戏,医院、学校、超市、公交站点、银行网点布设在社区周边……一派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这一切仿佛在诉说着锦屏社区的日子越来越好。

青青的小葱、圆圆的花白、翠绿的韭菜……望着“安心菜园”里长势喜人的蔬菜,搬迁群众汪显平喜上眉梢:“现在政策真是没话说,住上新楼房,还能继续种菜,既省钱,又锻炼身体,政府为我们想得太周到了!”和许多搬迁户一样,汪显平不仅搬进了楼房,还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安心菜园”。

这得益于社区实施的“小菜园”工程。“小菜园就是为了解决搬迁居民吃菜难问题而设立的。对于有种菜需求的居民给其分一块地,但是必须种菜。搬迁居民种菜有地,吃菜不花钱,还能锻炼身体。”锦屏社区党支部书记江慧丽说。

锦屏社区先后搬迁安置了11个村的高山危住户、地灾户和贫困户1346户4173人。居民们过去一直居住在大山里,以务农为生,生产生活方式与城镇社区有些不适应。锦屏社区以搬迁群众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十小工程”,不仅为社区的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抓手,更提升了乡亲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锦屏社区以“党支部+党群服务中心+物业公司+网格长”的“小管家”管理方式,用党建引领物业,聚焦小问题,帮助群众更好更快地适应社区生活。“小菜园”让搬迁群众吃菜不愁;文化广场、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儿童托管中心等“小平台”提高了群众的居住品质;“小餐厅”让搬迁特殊群体吃得饱、吃得好;“小课堂”提升了搬迁群众的知识和技能……

为切实解决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问题,平利县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提出“十小工程”,补齐安置区基础设施短板、解决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难题。

张娟的新居是锦屏社区一套12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我在楼下康士利毛绒玩具厂上班,每月工资2000多元。以前,外出打工挣点钱存不住。现在,一出家门就进厂门,工作家庭两不误。”张娟乐呵呵地告诉记者。锦屏社区利用社区闲置门面房和标准化厂房,先后引进电子元件、毛绒玩具、手套加工、鞋袜生产新社区工厂4家,吸纳就业220余人,人均月收入2500元左右。

锦屏社区积极探索党建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创新建立“三联三抓”机制,即党支部联边缘户抓防止返贫、党员联楼栋抓矛盾调解、网格员(楼栋长)联户抓便民服务,全面加强社区治安群防群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人群服务管理等工作,实现从管理到治理、从治标到治本的全面转变。

搬迁伊始,社区群众来自11个村,文化素养、日常习惯等不尽相同,没有养成定点倒垃圾的习惯,很多都是往门前一丢就不管了,居民从楼上扔垃圾到马路上是常事。“和第一批搬迁群众入住时相比,现在的社区脱胎换骨了。”作为最早一批搬到社区的人,陈敬新对社区近年来的变化颇有感触。

“社区居民适应新的居住环境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就重点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江慧丽说。为了帮助居民养成好习惯,社区干部入户劝说,蹲守在垃圾桶旁边,监督居民到固定地点扔垃圾。社区还组织文艺宣传队,给居民传播文明意识。慢慢地,到固定地点扔垃圾的人越来越多,乱扔乱丢的情况越来越少。

傍晚,漫步在锦屏社区广场上,灯箱上面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等宣传标语十分醒目。“灯光把路照亮了,把人的心也照亮了。现在居住环境好,让人省心、安心。”居民汪敏说。

近年来,锦屏社区围绕“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这一目标,积极探索创新社区治理机制,大力实施“两新两微”(新社区、新工厂,微服务、微治理)模式,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先后被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省级充分就业社区等称号。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