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光辉旗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民主从价值理念转变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和治理机制,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制度保障,也为民族复兴筑牢政治根基。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
1954年,来自山西农村、年仅25岁的申纪兰第一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亲历了载入史册的历史时刻:投票通过第一部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自此,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在古老而崭新的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历史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从小山村到人民大会堂有多远?从泥瓦匠到大国工匠有多远?
“95后”小伙邹彬有答案。2018年,23岁的邹彬连同另外44名农民工,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2021年3月11日下午,人民大会堂。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这段话让邹彬备受鼓舞。“这与我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提到的‘推动农民工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变’‘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农民工的氛围,帮助农民工群体更好融入社会发展’等建议非常契合。”
60多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层声音进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数据显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占到了15.7%,比上一届提高了2.28个百分点;全国政协十三届委员中,非中共委员占60.2%,56个民族都有人选。
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比例越来越高,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女代表742人,占代表总数的24.9%,比上一届提高1.5个百分点;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中有女委员440人,占委员总数的20.4%,高于上一届2.6个百分点。
打通“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让百姓盼的与党和政府干的高度契合,把14亿人的所思所盼融入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更好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根植大地与人民的民主实践——愈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磅礴伟力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蒲圪卜村党支部书记李电波一直忙着给村里800多名留守老人建公共服务中心。“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虽难,但我们有信心。”他说。
2020年8月,我们党在五年规划编制史上的首次“网络问计”,共收到上百万条网民意见建议。其中,李电波以网名“云帆”留下关于“互助性养老”的建言——
“在农村人口聚集区域,由政府财政投入建设公共食堂、公共宿舍,有意愿的老人可以免费居住、生活在一起,年龄小的、有能力的老人照顾年龄大的、能力弱的老人,形成互助养老模式。”
让李电波惊喜的是,“十四五”规划建议列入了有关内容,并化为规划纲要的具体举措。
这是开门问计的过程,也是发扬民主的过程。
“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从规划建议到规划纲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实现有机统一。这既是中国发展规划体系的鲜明特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
60多年来,法律草案的审议程序从“一审”变为“三审”,从部分法律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到将这一做法常态化,从法律案审议过程中举行立法听证会到开展法律出台前的“评估”……这些变化见证着人大立法工作更加注重回应百姓需求,适应社会现实和发展要求。
“我认为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上海近几年营商环境的改善,法治先行功不可没,所以我认为处罚法的规定越细越好、越完善越好。”
“但我站在行政执法一线工作人员的角度来说,法律健全的同时也需要考虑执行的成本问题,需要兼顾公正与效率。”
……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来到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听到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信息员们,在一场法律草案意见建议征询会上争相发言。
广集民意、凝聚民智,法律才能更接地气、具实效。像上海虹桥街道这样的立法联系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目前已经建立10个,使基层反映意见建议的“直通车”更加通畅,让每部法律的“立改废”彰显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民法典编纂过程,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现人民意志的生动实践——全国人大常委会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集各方面意见102万余条,针对意见反映集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专门召开座谈会……
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调整和每个家庭息息相关的生育政策,将“全过程民主”写入法律……不断完善发展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激发出根本政治制度的巨大活力。
党的主张、人民意愿,在这里凝聚为国家意志,在这里迸发智慧光芒。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基层迸发出无限生机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2020年国庆节前夕,一场推进苏州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澄阳街道中心城区生态景观带建设协商议事会,在泰元社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举行。
“建议丰富蠡塘河路景观道内容建设,打造‘网红’打卡点”“居民的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放问题也要纳入规划”……政协委员、议政代表、项目单位负责人、社区及居民代表你一言我一语,一场短短的协商议事会收集到11条有效建议。
蠡塘河是当地的“生态腰带”,周边居民热切期盼改善滨河环境。
“我是地道的老相城人,一家几口生活在蠡塘河附近,这次参加蠡塘河滨水绿化生态景观带协商议事会,让我说出了心里话,真正参与到母亲河建设中来。”家住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澄阳街道泰元家园的方海根说。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在当地,普遍建立的“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让百姓将心声“一吐为快”,助民生“关键小事”好商量、快解决。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从苏州“协商议事室”各方热烈讨论,到新时代“枫桥经验”借助互联网搭建起干群交流平台,再到各地争相涌现的民情直通车、居民论坛、民主听证会、民主议政会……一项项火热的基层民主实践,一个个别具特色的民主形式,汇聚起民声民智的“最大公约数”。
如今的中国,城乡基层民主有序发展,以城乡村(居)民自治为核心,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建立。
在“枫桥经验”的发源地,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枫桥镇枫源村深入推进民主治村,创新发展“三上三下三公开”机制,从收集议题到方案制定,最后落实措施,充分尊重民意、吸收民意、表达民意,真正做到让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协商、共同决策。
中国式民主是全过程民主。
中国式民主的脉搏,始终为人民而跳动。
踏上新征程,我们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中国式民主必将持续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