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正在认真学习电子线束的加工技术。
在安康市石泉县,几乎每个社区与乡村都开办有农民夜校。在这里群众可以学习到农作物的种植技术、电子线束的加工技术等实用技能,从而在家门口实现就近增收。石泉县以农民夜校为载体培育出一批懂知识、会技术的城乡居民,让当地的产业更加兴旺,大家的生活更有奔头。
好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春意盎然,李子树花开满园。3月11日,石泉县池河镇顺风村村民邓永祥正在给李子树剪枝,村民在李子树下围成一圈,认真听邓永祥讲解李子树的春季管护技术。
“为了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会把大家带到果园里来学习。现在村民都很重视学技术,我在微信群发布通知后,他们就从家中赶到了田地里。”邓永祥说,这些李子树是从四川引进的,他自己先去四川学习李子树种植与管护技术,回来后再传授给村民。
说是夜校,其实也不完全都是在晚上上课。在空闲时间较多的时候,邓永祥就会在微信群中发布消息,想来学习的村民直接从家中过来上课就行。在李子树下,邓永祥现场演示如何剪枝,并把保花保果、避虫等关键技术教给大家。
学会好技术,有个好收成,去年顺风村的李子销量很好。“大家学到了科学的种植与管护技术,因而我们村种植的李子皮薄、口感好,在石泉县当地销售一空,很多游客还到李子园中采摘李子。”顺风村党支部书记袁朝芳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计划以农民夜校为平台给村民教授林下养殖技术,发展更多好产业让大家就近增收。
“车厘子这种果树我都没有见过,更不知道得栽多深、咋施肥,在农民夜校里我学到了它的种植技术。树苗如何嫁接、一次该施多少肥料,通过学习我都慢慢弄明白了。”村民陈泽银说,在农民夜校他还学到了金丝皇菊、大棚羊肚菌等多个新品种的种植技术。
“农民夜校倾向于培训村民的实用专业技能,让村民能现学现用。”中池镇堰坪村脱贫攻坚工作队队长胡胜林告诉记者,“我们以农民夜校为平台,利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新民风宣讲、产业动员会,在田间地头开展产业技能培训,带大家到地里现场教学,大家学习新技术、争当职业农民的积极性很高。”
让群众在家就能干活挣钱
3月12日,喜河镇档山村里的一间小屋内欢声笑语,刚去社区工厂学会电子线束初加工技术的刘丽正在给村民们讲解具体的操作方法。
“找到蓝色铜线分在一边然后挨着根部剪开,把所有颜色的线按顺序排好,谁有啥不明白的直接问我就行。”刘丽告诉记者,学到加工技术的村民可以把原材料带回家做初加工,由于是计件工资,大家在空闲时间就可以完成。
村民王德彩抱着孙子来听课。搬迁入住社区后,她除了每天照看孙子外还有很多空闲时间。来农民夜校听课,既让她感到十分热闹,又学到了在家就能挣钱的好技术。“我们在家里就可以做好电子线束的初加工,这样的工作特别适合像我一样需要照顾小孩的人。”王德彩说。
从去年10月开始,石泉县就以农民夜校为平台开展培训,让每家都能成为家庭工坊,使村民在空闲时间也能有收入。
“通过农民夜校开展培训解决了在家留守人员的就业问题。同时我们还将农民夜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合起来培育新型农民,让村子更加兴旺。”喜河镇档山村党支部书记王禄魏说。
据了解,石泉县在县、镇、村三级分别建立师资库,石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根据农民夜校的教学需求,统筹调配师资力量。每所农民夜校固定5人至10人的教师队伍,每名夜校教师每年至少为该村授课2次。去年,石泉县依托农民夜校开展实用技术、创业就业培训1.2万人次,培育职业农民4500名。
“石泉县创新开办农民夜校,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持续为广大群众送理论、送政策、送技术,打通了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石泉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王众义说,下一步要以农民夜校为抓手,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在石泉大地开花结果,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