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伊始,汉阴县贫困“面大、人口多、程度深。”全县有贫困村77个,其中20个是深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计26811户74615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6.78%,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革命老区县和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覆盖县之一。
面对“硬骨头”,该县2500多名干部下沉一线,指导发展产业项目,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完成“两不愁三保障”任务,顺利摘掉了“贫困帽”,并在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中位列“好”等次,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脱贫路”。
干部下沉 发挥“领头羊”作用
打赢脱贫攻坚战,核心在党,关键在干部。
精准确定扶贫对象后,汉阴县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的“领头羊”作用,建立县级领导联镇包抓深度贫困村、县级部门联村、党员干部联户责任制。全县109个单位包联7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先后选派729名优秀干部、后备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全县2502名机关干部参与脱贫攻坚帮扶,实现干部帮扶全覆盖。
2017年5月,在汉阴县委宣传部工作的丁涛多了一个身份——观音河镇进步村驻村第一书记。上任后,他围绕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走访贫困户,寻找致贫原因,与村干部定产业、学技术、建合作社。2019年,该村人均纯收入1.08万元,实现整村“退出”。目前,该村已累计种植猕猴桃200亩、拐枣250亩,仅合作社劳务用工一项就能带动贫困群众总计增收6万余元。
丁涛只是汉阴县脱贫攻坚战场上,带领群众奔小康的众多党员干部中的一员。据该县县委组织部部长向诗兵介绍,全县党员干部过硬的攻坚本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2016年以来,汉阴县3377名县、镇、村三级帮扶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15749户;先后举办县级脱贫攻坚培训30期,培训干部10290人次;选优配强141个村“两委”班子;相继对50个村级党组织进行整顿;培育村级后备干部282名、发展年轻党员284名。为鼓励更多干部下沉,该县已累计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287名。
利益联结 建立长效机制
“让贫困户加入一个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一项长效特色产业,扶持一笔产业奖补资金”这是汉阴县为破解扶贫产业发展难题,密切合作社与贫困户利益联结而探索出的 “三个一”产业扶贫模式。
在此基础上,汉阴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推行“镇园联盟”工作法。在该县县委统领下,各镇党委和县工业园、农业产业园甘当“红娘”,为村集体和企业搭建对接平台,让村集体、企业和贫困户三者之间结成合理有效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三方共赢。
双河口镇兴春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旺杰说:“按照 ‘三个一’产业扶贫模式,我们村新发展了占地380亩的猕猴桃产业园和占地120亩的冬桃产业园,目前已经有59户贫困户从中受益。”
据了解,近几年来,双河口镇全镇11个村总计新发展种植猕猴桃1500亩、中药材1500亩、蚕桑1000亩以及果蔬500亩。目前,该镇已成立村集体产业专业合作社11个,入社群众总计1092户。 “我们利用扶贫贴息政策,扶持企业和合作社,通过企业用工、合作社帮带、贫困户参股的方式助农增收。”双河口镇党委书记孙延说。
在平梁镇太行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涛则按照 “三个一”产业扶贫模式发展茶产业。他将政府产业发展奖补的资金折股量化为村民的入股资金,将133户贫困户镶嵌到茶叶产业链中。目前,该村已建成面积为526亩的茶叶园,带动50多户贫困户就业。
“现在通过合作社带动大家增收致富后,大家对党支部的评价越来越好。”陈涛说。目前,汉阴县全县10个镇指导136个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推动合作社与非公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对接产业项目317个,通过“镇园联盟”共带动6200余户农户增收,总计实现产业增收3200余万元。
全民参与 构建扶贫大格局
脱贫攻坚不是政府部门的独角戏,需要上下齐动员,全民共参与。
安康华晔现代杜仲产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胡子朗介绍,脱贫攻坚开展后,该公司在铁佛寺镇铜钱村主动“认领”35户贫困户,并且在全县7个镇发展种植杜仲、有机水稻和黑豆、黄豆。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种植杜仲示范林2100亩,种植黑豆和黄豆2485亩,发展有机水稻890亩。目前,该公司已累计发放土地流转费用96万余元,为在基地务工的160余名贫困村民发放劳务工资120余万元,企业也进入了健康快速发展阶段。
近年来,汉阴县已有110家民营企业像安康华晔现代杜仲产业有限公司一样,根据自身所长,建立起产业发展与贫困户精准对接机制,投入帮扶资金6063万元,实施帮扶项目253个,参与帮扶77个贫困村,带动帮扶贫困人口19198人,实现了贫困村企业帮扶全覆盖。
此外,汉阴县瞄准贫困村公益事业,引导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积极为贫困村安全饮水、通信、教育、文化等公共事业建设提供帮扶。该县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中国社会扶贫网推广应用工作的十条意见》,注重中国社会扶贫网的爱心帮扶、电商扶贫、扶贫众筹、扶贫展示等功能平台作用,将贫困户的需求及时发布到网络上。爱心人士和企业自选帮扶对象进行精准帮扶。
目前,该县“两不愁三保障”和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全面达标;贫困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全县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率、通客车率达100%,村通动力电、户通照明电达100%;率先在安康市实现电气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