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正文

我们的家乡变了样

——陕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综述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0-11-27 14:22 作者:陕报记者 艾永华

一排排房屋整齐划一,一条条村道干净整洁,一项项产业蓬勃发展,一张张笑脸幸福满满。曾几何时,我们的家乡变了样。

初冬的陕北寒意渐浓,虽过了花红柳绿的时节,但赵家峁村那吸引人的旅游设施和山水相依的风光,依然展现出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到了旅游旺季,来我们村观光休闲的游客天天爆满。”村民赵彦山说,“赵家峁不仅环境变美了,关键是村民收入有保障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家家户户都有分红,我家今年分红9200多元。”

这几年,榆林市榆阳区赵家峁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从一个贫困村一跃成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典范。2019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万余元。

赵家峁村的改革发展,是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党的十九大以来,我省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任务,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迈出坚实步伐。

那山坡,是我们发家致富的黄金地

一颗苹果照亮全村致富路

“今年的苹果咱不着急卖,有了自己的果库,存放半年都没问题,一定要卖个好价钱。”11月13日,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孔家沟村村民董流云说,“半个月以来,通过电商销售,200箱苹果卖了2万多元。照这个卖法,今年的苹果收入很可能比去年多一倍。”

59岁的董流云从1986年就开始栽植果树,发展果园60亩。依靠苹果产业,他家在延安市区买了两套商品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对于管护果园,老董算是轻车熟路,但每到收获季节他就犯愁了。苹果成熟后,因为无法储存,必须就地采摘卖掉,苹果价格就由着果商说了算。

今年夏天,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家建起了冷藏果库,储存能力达到100吨。老董说:“有了果库心里就踏实了,咱可以等到行情好了再卖。”眼看自家的苹果产量越来越大,老董的大儿子董江伟索性放弃城里的工作,回家帮父亲卖苹果。“把苹果储存起来通过电商销售,我们今年的苹果收入可增加10万元。”董江伟说。

和老董家一样,孔家沟村家家户户都靠苹果产业发家致富。全村苹果种植面积4589亩,其中挂果园4189亩、幼园400亩,是远近闻名的苹果专业村。201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860万元,人均纯收入2.4万元,苹果产业占农民总收入的80%以上。

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我省坚持把发展乡村产业、促进产业振兴作为首要任务,以实施农业特色产业“3+X”工程为抓手,持之以恒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苹果产量占到世界的1/7,猕猴桃产量占到世界的1/3,奶山羊存栏达到260万只,茶叶、中药材、核桃、杂粮等50多个区域特色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收入来源。同时,我省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据第三方监测,今年前三季度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107.8亿元,同比增长40.16%。苹果、猕猴桃、枣等农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那村落,是我们魂牵梦萦的美丽家园

厕所革命引领环境全面提升

“盘古到今添佳话,农村告别脏乱差,象征文明数茅厕,水泥路通千万家……”这是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陈家坡村81岁的陈森道老人,对村里的环境变化有感而发写下的诗句。

陈森道是西安某高校退休职工,在市区也有自己的房子,但就是喜欢居住在农村老家。“过去,村里垃圾乱扔、污水乱倒,尤其是每家每户的旱厕蚊蝇乱飞、臭气熏天,农村环境确实差。”陈森道说,近几年,陈家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污水可直排污水处理站,每户都配备分类垃圾箱,由专人负责收集至垃圾投放站,村里有保洁员天天打扫卫生。特别是2018年以来,全村59户农户的旱厕全部改为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村里生活环境有了彻底改观。

如今的陈家坡村,绿树成荫,景观宜人。那房、那路、那广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焕然一新。

我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建机制、定方案、出政策,高位推动、系统谋划、分类实施,先后开展以“八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动、全面推进厕所革命等一系列整治行动。全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的行政村实现全覆盖,43%的农村生活污水、93.4%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85.9%,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147万座,其中无害化卫生厕所89.4万座。同时,全力打造生态宜居乡村,改善村容村貌,完善管护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那街坊,是我们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建机制开启乡村文明新气象

汉阴县观音河镇水田村村民陈世金和陈世奎因房屋买卖发生纠纷。今年春节期间,身为党员的网格长陈勇,将陈世金和陈世奎以及他们的儿女叫在一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公道暖心的话语解开了两家人的心结,使双方握手言和,又成为亲密无间的好邻居。

水田村有一条涉及30多户村民、上百亩耕地的生产道路亟须修通。作为镇人大代表的网格长于支汉将这一情况及时上报,并积极协调征地修建等相关事宜。几个月后,这条村民期盼已久的生产道路打通了。

……

汉阴县创新推行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员联系群众、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中心户长联系居民”为纽带,以管理网格化、服务精细化为路径,以建立一个高效村级治理平台为保障的“321”乡村治理模式,提升全县乡村治理水平,使该县各类矛盾纠纷和案件发生持续下降,连续两年荣获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县”。“‘321’治理模式弥补了乡村治理力量不足,激发了乡村治理内在活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汉阴县委书记周永鑫说。

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为此,我省推进全国和全省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创新乡村治理方式,不断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出台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若干措施,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办法,建立乡村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健全村级组织权责清单,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深入开展法治县、法治乡镇、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学法守法用法。

同时,我省广泛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系列宣讲活动,展示新时代新农人新形象;深入推进“厚德陕西”道德实践,全面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各地总结经验、推陈出新,推行新的乡规民约,设立“孝道基金”“道德银行”“爱心超市”等,形成“我的家乡我来建”的良好氛围,凝聚起全省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