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正文

渠家村: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0-11-16 09:55 作者:陕报记者 张丹文/图

渠家村村民在食用菌大棚里务工。

11月13日,初冬的三原县农村依然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人们在大棚里来回穿梭,绿油油的蔬菜、红彤彤的圣女果、花朵一般的食用菌被一箱箱装车送往市场。热闹、忙碌成为这里的主旋律,“猫冬”早已成为历史。

在陂西镇渠家村,一排排彩墙围成的民居、一条条宽阔干净的村道、一辆辆崭新时尚的轿车,无不在诉说这里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最让记者感到惊奇的是,这里的土地几乎都被大棚覆盖着。

“现如今,我们村的土地成了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投资者不仅带来了致富机会,更带来了增收理念。村民们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也能赚到钱了。”渠家村党支部书记陈永锋自豪地告诉记者。原来,2016年,渠家村由几个返乡创业青年成立了“家乡情”合作社,从此,这个集体经济“空壳村”迎来新的生机。

“家乡情”合作社成立后,以崔全智为首的几个年轻人,利用三原县提供的优惠政策,以每亩800元的价格,从村民手里流转了118亩土地,开始种植大棚菜。“这几个娃娃能行吗?”面对村民的质疑,崔全智和伙伴们顶住了压力,发展大棚反季节蔬菜。在三原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他们的“家乡情”合作社当年就盈利60万元。

致富不能忘记乡亲,合作社成立当年,就吸纳了26户贫困户,今年56岁的杨振林就是其中一位。“我父母都上了年纪,老婆身体不好要常年吃药,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家里就靠我一人在西安打工,前些年的日子过得真是难。”杨振林说,他用5000元扶持资金加入合作社后,家里生活发生了转机。“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入股合作社,在大棚里干杂活。没想到除了2000元分红,我和老婆两人每月能赚8000元左右,再加上今年年初流转给食用菌大棚的土地租金,我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刚刚盖好新房的杨振林喜上眉梢。

他说的食用菌大棚是渠家村今年引进的新项目。陈永锋告诉记者,商州的老板看中了三原县的营商环境,投资1200万元在渠家村建了132座食用菌大棚以及50亩的菌包菌种生产、培育、存储车间。“渠家村只是我们规划的一部分,将来陂西镇还要打造5000亩蔬菜、5000亩苗木花卉和5000亩葡萄、圣女果瓜果产业‘三个5’工程。”陂西镇党委书记王怀先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