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决战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全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建设全面完成,24.93万户84.36万搬迁群众全部实际入住;在全国率先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不动产登记工作,已为2.87万户搬迁群众完成办理不动产证。
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我省累计筹集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497.98亿元,已拨付到位各县区493.92亿元,有力保障各类任务全面完成。全省搬迁已复垦复绿18.25万户6.34万亩,复垦复绿率99.86%。实施增减挂钩指标调齐流转6.03万亩,收益166.3亿元,有力助推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
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后续扶持最关键的是就业。我省坚持把推动群众就近就地就业放在首位,以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稳定脱贫为目标,以安置社区为中心,全面落实“三单一卡”(就业岗位菜单、就业状态清单、劳动力资源账单和搬迁对象脱贫明白卡),初步形成了社区工厂式、依托园区式、依托景区式、劳务派遣式、公益岗位式、三产服务式等“社区+”稳定脱贫模式。全省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0.65万人,公益性岗位在岗贫困劳动力3.02万人。支持建设新社区工厂601家,培育就业扶贫基地134家,全省县、乡镇级标准化创业中心总数达581个,累计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2285人。目前全省21万户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意愿的搬迁户已实现至少1人就业创业。
五年来,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坚持高质量规划搬迁选址、高质量建设安置住房、高质量建设基础设施,同样向搬迁群众高质量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在医疗和养老方面,由财政参合补贴,把所有贫困户纳入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并提高贫困户适用新农合和大病保险的报销比例。目前,全省搬迁群众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比例达到100%。
在后续扶持方面,我省将加强产业扶持力度,依据不同的社区类型和搬迁群众特征,培育“接地气、广受益、可持续”的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集体经济和社区工厂,积极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发挥产业持久带贫作用。加强就业帮扶,积极开展人岗对接,多渠道扩大劳务输出,确保有劳动意愿且有劳动能力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深化社区治理服务,提高群众文化融入,持续为搬迁群众提供文体活动、心理疏导、医疗卫生、法律咨询等服务,增强群众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