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10月16日召开的“决战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了解到:我省将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作为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的有力抓手,突出特色产业、深化改革,使农业农村面貌明显改善。
强化产业扶贫要素保障。自2016年以来,推出金融扶贫信贷产品上百种,仅今年1月至8月,就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9369户15.6亿元;引导2794家县级以上扶贫龙头企业实现复工率99.89%、1653家扶贫车间实现开工率99.33%。
突出区域特色,实现贫困户长短产业全覆盖。2018年以来,全省新增苹果88万亩、猕猴桃17万亩、设施蔬菜28万亩、茶园34万亩、奶山羊65万只、智能选果线70多条,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实现了特色产业100%覆盖。
围绕“3+X”特色产业布局,重点推进洛川苹果、商洛核桃、韩城大红袍花椒等国家级特优区建设。仅2019年就有12个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公用品牌进入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个特色农产品品牌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2018年至2019年,我省举办或参加展销活动超过550场次,参展企业超过8700家,达成合同、意向签约3600余份,总金额超过1200亿元。
把主体精准带贫作为产业扶贫关键举措,推动贫困群众精准嵌入产业链。2015年至2020年,56个贫困县新增龙头企业73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万家、家庭农场3716家,累计带动贫困群众110万人次。
积极对贫困群众进行技术帮扶。组织4000名农业专家、1.2万名技术干部、1.4万个新型经营主体和8000多名职业农民形成“四支队伍”,选聘1.6万名产业指导员,搞调研、抓培训、作指导,连续4年开展百名干部包市联县帮扶,抽调100多名干部深入56个贫困县,开展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