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正文

精准滴灌“志智双扶”

——航天科技四院创新教育扶贫新路径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0-09-02 10:14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扶贫办2002年在定点扶贫洋县时,创新开展“扶智+扶志”模式拔穷根儿。扶贫先扶智,先后援建、改建多所学校的教学条件,并设立贫困生助学金;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援建的洋县职教中心的数控、汽车、焊接3个特色专业及多个实训室成为教学实训品牌,与上海、四川等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战略合作,帮助贫困生就业;培训技术骨干、产业带头人带动贫困户提高致富本领。扶贫必扶志,持续开展“微爱留守、逐梦航天”助学活动,帮助留守贫困儿童“微梦想”;开展“大国工匠、技能大师进课堂”活动,传播工匠精神和精湛技艺,激发孩子们的“航天梦”“中国梦”。

 

在帮扶地孩子们心中种下航天梦,千方百计壮大当地特色产业鼓起群众腰包,修路建桥为山里群众插上致富的翅膀……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洋县定点扶贫工作组长单位和陕西省“两联一包”的帮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扶贫办公室认真落实中省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盯洋县脱贫攻坚工作目标,精心谋划、强短补弱、倾情帮扶,先后实施扶贫项目136个,有力促进了当地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被评定为陕西省2018、2019年度驻村联户扶贫工作优秀等次单位。

多元筹措资金,抓实抓细落地落实

航天四院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为组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办公室、财务部、思想政治工作部、纪检监察部、人力资源部、工会等部门为成员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部门工作职责。在院工会设立扶贫办公室,负责扶贫工作的日常管理工作。

院扶贫办认真落实定点扶贫任务,精心选派8名优秀干部驻县、驻村,其中2名第一书记在考核中获陕西省优秀、一名扶贫干部获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一名获汉中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驻村工作队多次获镇、县、省考评优秀。

针对洋县地方财政常年吃紧,许多优质项目因资金缺乏、无法实施的情况,院扶贫办多方协调,积极争取,累计投入资金4200万元,帮助实施教育扶志、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扶贫项目136个,解决了当地许多常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

长远谋划产业,提升造血功能

在对口帮扶中,航天四院创新抓实“两扶一助”,即抓好基础设施扶持、教育扶志,助推产业发展。

按照“扶持一个项目、成就一个典型”的思路,先后投入帮扶资金1500余万元,帮扶实施草坝村黑米航天示范园、永辉有机稻油种植基地建设、康原薯业有机红薯精深加工与技术改造等产业类项目46个,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以产业扶贫、技术扶贫、就业扶贫、销售扶贫为抓手,通过流转土地、入社务工、年底分红等形式,拓宽贫困户持续增收渠道,建立贫困户增收长效机制。每年组织开展果业、食用菌等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技术骨干、产业带头人1000多人次,提高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本领。

洋县是有名的有机产业大县,但是有机农产品却卖不出相应的价格。为了让洋县有机农产品更加精准、便捷、稳定地对接市场,院扶贫办探索建立定向产销衔接机制,助力产业扶贫精准高效。在做好宣传推介的同时,全力协助销售农产品,帮助建成融农产品包装-订货-销售-物流-售后为一体的洋县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积极协调洋县农产品上线“公益中国”电商平台,累计销售农产品3000余万元。与洋县政府签订农产品认购意向书,设立航天单位农产品销售专柜,让有机产品走进航天大门,拓展市场,拓宽销路,促进农产品在航天单位销售1200余万元。

发挥科技优势,教育扶志激发动力

从学前儿童到高中学子、从资金设施到人员师资、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航天四院下大力气抓好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大力推进洋县职业教育发展,强化教育扶贫拔穷根的造血功能。把职业教育发展列为扶贫重要内容,帮助洋县职教中心建立数控、汽车、焊接3个特色专业,投入340万元改建新建焊接、汽修、叉车、无人机、工业机器人等实训室,提高学校办学硬实力。促成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与洋县职教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教学交流,提升学校软实力。自建立帮扶关系以来,该校就业率超过95%,累计安置贫困学生1102人,目前毕业生人均月工资达5000元以上,实现了“一技在手、就业不愁”“一人高薪就业、全家幸福脱贫”的目标。

开展“大国工匠航天技能大师进课堂”活动,先后组织大国工匠王曙群、徐立平和多名航天工业技能大师到职教中心开展授课和技术交流活动。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能够和大国工匠面对面交流,使同学们倍感鼓舞,不仅开拓了视野,更以大国工匠为榜样,树立了成长成才的志向。

为帮助当地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改善办学条件,航天四院投入资金近800万元,帮扶10多所学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援建了柳山村小学、戚氏中心小学等学校校舍。为洋县书院初中、槐树关中心小学、南街小学、磨子桥中小学等学校援建了科创教室、录播教室、互动教室等先进教学设施设备。同时,邀请爱心人士在洋县设立“航天志高助学金”,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每年资助金额30万元。先后为5个学校捐赠价值15万余元的火箭模型、科教器材等学习办公用品,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扶贫助学及“微心愿”认捐助学活动,帮助留守贫困儿童实现744个“微梦想”。

补短强弱堵漏,筑牢攻坚基础

从2002年开始,航天四院先后投入帮扶资金1800余万,实施扶贫项目50多个,为20个贫困村硬化道路26公里,改造水利设施5处,建人饮工程8处,解决了吃水难的生活难题,全面加快了洋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带动3.1万人致富脱贫,帮扶群众的满意度达100%。

与此同时,把党员活动室作为支部阵地建设的基础,提高农村党组织战斗力的有效载体,引入党建资金60万元,高质量修葺完善了该县5个贫困村的党员活动室600余平方米,达到了“硬件实,软件硬”的标准。组织航天四院16个“红旗党支部”与老庄村开展支部结对共建活动,投资260余万元,帮助该村实施了“安全饮水”“道路修复”“良种繁育”“生态示范区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到户”等项目,使老庄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观,直接受益贫困户达32户。

航天四院充分发挥央企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倾情助力该县脱贫攻坚工作,实施送爱心、送真情、送信心、心连心活动,到金水镇张坪、溢水镇波溪等村为贫困户送去慰问金、粮油、棉被等生活物资,向村委会捐赠电脑等办公用品,组织书法爱好者为村民义务书写春联,组织陕西航天医院医生、护士到洋县农村开展送医送药义诊活动,拉近干群关系。2019年,受暴雨影响,洋县许多镇村出现洪涝灾害,部分产业受灾严重,给如期脱贫摘帽带来影响。四院扶贫干部不畏艰难,多次冒雨深入各扶贫项目点调研、督促检查,现场解决问题,为洋县脱贫摘帽工作奠定基础。今年疫情发生后,迅速出资5万元,多方购买疫情防控物资,帮助当地一线防控人员解除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