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正文

华阴竹峪村:“两不蹬”村幸福进行时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0-08-08 11:21 作者: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秦海燕 杨雷雷 王涛 朱栋 秀芬

地处秦岭脚下的华阴市罗敷镇竹峪村,整个村子由于坡度太大,被群众戏称为“两不蹬”,也就是骑着自行车进村,“进村推着走,出巷溜着走。来回骑个车,根本不用蹬”。脱贫攻坚战以来,村子通过招驻企业发展,安排群众务工,带动配套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了村容村貌的大改观,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竹峪村地处秦岭峪道南山支流竹峪口,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1841人。过去村民以种粮食为主,靠天吃饭,家家的日子都过得不富裕,特别是南边靠山的村民不仅日子过得紧巴巴,出行也非常不便。

华阴市罗敷镇竹峪村村民张龙虎:“原来想都不敢想,一下雨,你就要穿高筒雨鞋,村里这泥潭你就过不去。”

脱贫攻坚战以来,当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由市委书记包联帮扶,联勤部队对口支援,发挥紧邻新西北特种钢铁有限公司的优势,成立了华阴市聚鑫工贸有限公司,发展废旧钢渣处理产业。2018年至今,已累计为贫困群众分红20多万元。

华阴市罗敷镇罗敷镇竹峪村群众高亚莹:“领导关心,部队也关心,日子不好好往前过都不行。”

村里有了集体经济,一些贫困群众就坐不住了,主动要求到合作社工作。

华阴市罗敷镇竹峪村村民党宏权:“我在这上班,一个月下来就是两千一百块钱,在这管三顿饭,一年下来就是近三万元,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

集体经济的壮大不仅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也为有发展能力的群众带来了希望。村民高宗刚在合作社刚入股聚鑫工贸公司时,就筹措资金购买了辆二手水泥罐车,干了近两年,不仅还完了车贷,手里还有了积蓄。

华阴市罗敷镇竹峪村村民高宗刚:“到旺季时候,一个月也能挣个三万元左右,淡季时候一个月挣个两万元左右,作为我来说对这个收入也很满意,也很好。”

村民收入增加了,大家的生活需求也提高了,为了让靠山群众的出行更方便、居住更安全,近年来,竹峪村采取整体安置和集中统建的方式,让300多名靠近南山的村民先后告别了过去“两不蹬”的旧村庄,在规划整齐、错落有来序的竹峪新村开始了自己的幸福新生活。截至目前,除五保户和3户低保户兜底外,竹峪村已实现全部脱贫。

华阴市罗敷镇竹峪村群众张龙虎:“现在这都是硬化路面,也有绿化,路都宽了,家家也都有车,和城里没啥区别了。”

华阴市罗敷镇竹峪村村民任继亚:“开心,高兴,天天都像过年呢。”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