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孟姜女的传说而名声在外的铜川市王益区孟姜塬村是我省著名的产桃大村,在本村种桃能手的示范带动下,村民们科学管理提升果品质量,做大做强乡村旅游,日子越过越红火。
眼下,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孟姜塬村的千亩桃园陆续成熟,很多村民忙着网络接单,用快递将鲜桃发到全国各地。
66岁的石泳是孟姜塬村桃产业协会的负责人,也是村里第一个种桃的人。在过去,孟姜塬村单一种植小麦,管理粗放靠天吃饭,村民温饱不足生活困难。上世纪80年代初,铜川市号召果农大面积推广种植苹果,每年的9月到11月是苹果成熟的关键时期,而这段时间正好与当时担任乡村教师的石泳教学时间相冲突,为此他就想寻找一个既方便管理,又不耽误教学的种植品种,最终在陕西省果树研究所找到了答案。
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孟姜塬村桃产业协会负责人石泳:“推荐我可以种些桃,它最适合于咱这个旱塬地带生长,桃成熟期在7月和8月份,暑假时间一卖,这就不影响自己工作。”
于是,石泳开始自学桃树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80年代中期,他采用果园批发的模式对外出售鲜桃,成为人人羡慕的“万元户”。村民们看到种桃效益好,也纷纷开始仿效。为了引导农民科学管理果园,石泳多次邀请西农大的专家到村里进行培训,无偿推广自己摸索的种桃技术和经验。
石泳:“引进了146个品种,到现在淘汰的只剩下10多个,培训指导、销售服务,这些都是免费的,目的就是让这个桃产业做的更大更好。”
在石泳等一批种桃人的带动下,孟姜塬村的桃园规模已达4000亩,年产优质鲜桃3500吨,产值达300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12000多元。与此同时,村里还借助桃产业资源,不断延伸产业链,连续多年举办“桃花节”,打造姜女故里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
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孟姜塬村村民郭军峰:“现在种了13亩桃,一年一亩地下来也就一万来块钱,遇着年景好生意好一点的话,就能卖个20万块钱,我村里像我这样情况的人很多,大家都通过种桃生活奔向了小康。因为桃产业这边的路也修了,人居环境也改善了不少,感觉很幸福。”
石泳:“下一步,向果农大面积推广主干型栽植,这也是为了适应机械化耕作的需要,可以提高产量,提高果品质量,让咱这个孟姜红这个品牌走向全国,乃至走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