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专题链接 / 正文

人民日报仲音连发三文:写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4-03-14 14:15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人民日报》3月1日起连发三篇“仲音”评论。本期推送集纳这些评论文章,和大家一起学习。


扎实稳健,中国式现代化步履坚实

——写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①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接续奋斗再启新程。迎着浩荡东风,向着春天进发,我们在时间坐标上镌刻新的奋斗足迹。

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顽强拼搏、勇毅前行,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经济总量超过126万亿元,粮食总产再创新高,就业、物价总体平稳;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基本完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精彩纷呈,体育健儿勇创佳绩……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日新月异的中国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经历了风雨洗礼,我们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大家记住了一年的不易,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我们的共识高度凝聚。过去一年,从“开年第一课”聚焦“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到习近平总书记16次进行国内考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谋篇布局,再到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实践路径更加清晰。今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在这条康庄大道上,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更好肩负起庄严历史责任,风雨无阻向前进,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们的信心极大增强。风雨兼程的跋涉更显勇毅,战风斗雨的搏击尤为振奋。过去一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力以赴应对自然灾害和推动灾后恢复建设,抗洪灾、化债险、保交楼成效明显,“中国之制”的独特优势在大战大考中更加彰显;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动经济恢复发展,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化危机、闯难关、应变局,我们创造了新机遇、赢得了战略主动,极大地增强了必胜信心。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坚持道不变、志不改,一以贯之、勠力同心,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中的各种艰难险阻,不断迈向成功的彼岸。

我们的底气更加充足。坚持人民至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刻表明“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从不惧风雨、守望相助,到直面挑战、攻坚克难,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生动彰显人民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党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我们要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汇聚蕴藏在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和衷共济、共襄大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咬定目标不放松,步调一致向前进,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01日 04 版)


乘风破浪,高质量发展前景广阔

——写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②

龙年春节假期,全国电影票房80.16亿元,观影人次1.63亿,创造同档期新纪录;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出游人次和出游总花费均创历史新高……节日市场供需两旺、文旅消费持续走强,见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机和韧性。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过去一年来,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的错综复杂形势下,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5.2%的经济增速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全球和中国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指出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反映了去年中国经济高于预期的增长势头延续,以及中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产生的带动作用。实践充分表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必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不断推动经济结构持续向优、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我们有信心。观察中国经济,既要看短期波动之“形”,更要观长期发展之“势”。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比2022年加快2.2个百分点,呈现前低、中高、后稳的态势,向好趋势进一步巩固。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良好稳固的基本面,我们所面临的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烦恼。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突出重点、把握关键,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就能夯实“稳”的基础、强化“进”的动能、延续“好”的态势,实现经济行稳致远。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们有能力。开局之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蓬勃发展,我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11.4%,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离子蓄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历史性地超过火电……透过增长之“量”看发展之“质”,今日之中国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充分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活力,定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从产业基础看,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从要素禀赋看,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向“人才红利”提升,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从创新能力看,我国的全社会研发投入、高技术产业投资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发挥各方面的优势,我们完全能够化压力为动力、积优势为胜势,推动中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持续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一年之计在于春,看准了就抓紧干。我们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奋斗,继续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02日 02 版)


团结奋斗,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写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③

新春伊始,各地全力促发展、奋战开门红。从重大工程施工现场一片忙碌,到广袤田畴上春耕备耕次第展开,从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奋力攻关,到生产车间里开足马力……广大干部群众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一些就多干一些,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亿万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取得了来之不易、可圈可点的成绩。实践充分表明,团结奋斗是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只要党和人民始终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任何风浪都动摇不了我们的钢铁意志,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的铿锵步伐。新征程上,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当此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之际,尤需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奋斗铸就伟业,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向着宏伟目标前进,让我们振奋龙马精神。“胜负之征,精神先见”。新时代以来,正是因为始终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激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党和人民一道拼、一道干、一道奋斗,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现代化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要通过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干出来。面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咬定目标不放松,涵养“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展现“风雨无阻向前进”的坚韧执着,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定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向着宏伟目标前进,让我们勇于攻坚克难。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制约高质量发展因素还大量存在,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向着宏伟目标前进,让我们坚持真抓实干。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就能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每个人前进的脚步,必将叠加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实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一项充满风险挑战、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宏伟事业,必须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和衷共济、共襄大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稳扎稳打、善作善成,中国号巨轮定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定能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03日 01 版)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