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专题链接 / 正文

胸怀大爱,跨越山海 | 镇巴中学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教师杨韫华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12-01 08:4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一年来,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教师在巴山深处默默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工作者对初心和使命的坚守,成为镇巴中学学生成长的执炬人。本期就让我们走近来自宝鸡中学的杨韫华老师。

杨韫华老师介绍

杨韫华,镇巴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先进个人。本科学历,一级职称,语文教师,现任教高一年级。指导的学生作文多次在竞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踏上征程

情系镇巴,泉润巴山。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等八部委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 “组团式”帮扶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宝鸡中学七人帮扶团队在汉中市镇巴县聚焦“质量提升”,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帮扶工作。杨韫华老师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位帮扶老师就有什么“光环”,自从她踏进了镇巴校园的那一刻起就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流水的兵”,时刻谨记着刘校长和么校长送别时的嘱托,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在每一个平凡的帮扶日子里挥汗泼墨,辛勤付出。

宝鸡中学领导欢送“组团式”帮扶老师

镇巴中学领导欢迎帮扶老师

教育均衡促发展,开展调研有深度

“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9日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作为一线老师,杨韫华老师在镇巴的帮扶工作努力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2022年8月刚到镇巴,杨韫华老师就担任了镇巴中学高二两个重点云校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快速融入团队,杨老师通过听课、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展开深度教学调研。

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活动

汉中市同课异构听课交流中

在深入了解各自学校的基本学情及教学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在了解云班的特殊性后,明确了帮扶支教的整体目标,即在“备课、听云课、上课、听评课”等教学常规方面持续精准发力,力争不断促进课堂提质增效。

与云校班老师交流学习

她多次参与西安高新一中云校重点班的云端教研活动,通过了大量的高考信息和一手资源信息,使其上课更有目标性和针对性。所带云班在阶段性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与云校班活动

在这一年中还担任了各级各类的评委工作。

担任县级教学能手评委

深耕课堂提质量,帮扶赋能有精度

杨韫华老师充分发挥“组团式”教育人才的辐射和引领作用,虚心和组内老师交流了解镇巴中学的校情和学科实际并进行精准调研,与核心教师团队协商提出具体的,可靠的提质措施,共研“三新”背景下备课组站位高远、指向明确、主题精准、针对鲜明的深度教研范式。

在帮扶期间杨韫华老师承担公开课,观摩课,她的示范课《名著导读——唐吉诃德》寓教于乐,善于引导,启发学生。以轻松,快乐,愉悦的方式传递知识,注重搭建与学生内心思维的链接,带动那些不善言语的学生开始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部分公开课

认真积极推进青蓝工程,为镇巴中学年轻教师的成长助力,走进所带徒弟的课堂,听课交流,一起研讨新课改模式。

还记得去年12月份,杨韫华老师持续高烧,忍着浑身疼痛坚持带病参加了三校联合开展的书香校园活动,并担任宝鸡中学代表发言,主持了启动仪式。

丰富学科拔素养,学习生活有温度

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之路漫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新课标将“文化自信”作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丰富语文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它需要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作为一线教师的杨韫华老师在深入了解新课标的变化后,能够在平时的教学中,主动地、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渗透在语文教学中。

一、夯基础知识

学生的语文基础十分薄弱。由于不少学生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都是运用当地方言交流,影响到了学生在校运用普通话交流的能力,直接影响了语文“读”的能力,为此在语文早读课上展开范读仿读方式。巧用多媒体名家范读(听朗读),创设适宜朗读的情境,再现文本情境和内涵,帮助学生理解与感受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继而模仿朗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冲动和热情,增强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语文课回归生态本色。熟读成诵后她又展开一一对应的背诵检查方式,确保学生试卷中默写分数的稳定性。

培养早读习惯

对于语文“写”的能力,开设了书写擂台展,提高学生的卷面分数。

二、培核心素养

语文素养的培养需要从点滴处入手,面对镇巴孩子较为薄弱的语文行为习惯现状,杨韫华老师狠抓语文养成教育,通过建立班级读书角,背诵大比拼活动,诗歌朗诵会,开设阅读课,利用晚自习时间观看优秀纪录片,观看励志电影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语文。优秀的孩子们和杨老师一起,自信勇敢地迈出了浸润语文学科素养的第一步。

语文学科实践活动

三、彰学生风貌

在近一年半的帮扶日子里,由于杨韫华老师吃住在校,就有了更多的时间、精力与学生沟通、交流。她严慈并济,发现学生优点及时表扬,并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学生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争取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发光体。质朴的孩子也以简单的方式---学习语文日益浓厚的热情来回馈老师的付出,这些种种都给她带来满满的感动。

躬耕教坛,且行且思

一年半的帮扶也是自我学习的过程,杨韫华老师觉得自己在各方面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提高,给她的工作增添了无穷的动力。她在学习工作中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收获了更多可贵的经验。

参加三八节活动

通过和其他帮扶老师与镇巴老师们的深入接触,发现了这些教师身上的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淳朴真挚等等太多的优点,也收获到了真挚的情谊。

《淮南子·主训术》有言:“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要实现西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就必须推动帮扶学校联合发展机制的建立,同下一盘棋、共唱一首歌,精诚合作、存异求同,同舟共济、久久为功。

(供稿:陕西省镇巴中学)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