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专题链接 / 正文

《话说延安精神》第九集:毛泽东“挨骂”后的反思

来源: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 发布时间:2023-04-11 10:37

1940年,陕甘宁边区开始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其中粮食问题是当时最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边区外援全部断绝,只能依靠征收来解决粮食困难。这一决定公布并实施后,引发了群众不满情绪,甚至出现了有人骂毛泽东的事件。毛泽东通过调查了解,深刻反思,及时安抚群众情绪,建议陕甘宁边区政府及时调整政策,化解了陕甘宁边区面临的一次严重危机。


细听农妇的诉说

       

1940年10月,清涧县一位农妇因丈夫被雷电击死,大骂“世道不好”“共产党黑暗”“政府官僚横行”而被县保安科逮捕,送来延安,边区政府保安处拟审讯后交法院严惩。毛泽东听到汇报,看到预审材料后,当即指示“不能这么做”。

翌日,毛泽东召见军委保卫部长钱益民,命他把农妇带来,要亲自问话。这位农妇做梦也没想到,自己骂了党和政府,竟会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和热情接待!想到这里,感到内疚,痛哭流涕。她说:“毛主席,咱不好哩,咱不应该骂政府哩!咱犯了大罪嘛、您就枪毙咱。”她说完,双膝跪在毛泽东身前。毛泽东俯身双手将她扶起,说道:“妹子,你不用难过嘛,也不要这样哟,我们不会枪毙你。我已经批评了清涧县地方干部,也批评了延安的执法部门。老百姓有具体困难,不予解决该挨骂嘛!你要对我讲真心话,究竟有什么困难才骂政府呀?”她擦干泪水,坐在椅子上说:“毛主席呀,咱村、咱家,真是苦哇,咱有三个娃,一个瘫痪的娘,地里庄稼,靠咱男人顶着。住的两孔窑,靠沟沟边,水发了就涝了,说打孔新的,至今没有劳力,也没钱雇人。是共产党来了,开始有了咱的五亩地。头两年还好,咱吃不完。这两年,村的官、乡的官、县的官,都不管咱们的死活,要公粮,还骂咱男人,连老娘也骂哩!”

 

毛泽东压住胸中的怒火说:“啊,妹子,说吧,都讲出来。”农妇接着说:“毛主席,咱没讲的啦,您太忙哩。咱男人走了,看在咱三个娃娃份上,把咱早点放回去,行哟?”毛泽东满口答应,招手让钱益民进来,立即指示说:“马上放人!还需派专人护送她回家。记住,去清涧的人带上公文,讲明她没有什么罪过,还是好人,是个敢讲真话,为我们党和政府提出了良好愿望和意见的好同志!要向她赔礼道歉。要对当地政府讲明,对她家实行具体的特殊照顾。还有,社会调查部要根据这次捕人甚至妄杀无辜做出深刻反思,我们的组织、干部部门,也要对现行的村以上当权官员,进行一次审,不胜任的,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统统撤下来。”

公粮征收引发的风波

       

1941年6月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边区政府小礼堂召开各县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征粮工作和运盐问题。当天下午正在开会时,突然天空阴雨,电光闪闪,一声巨响,雷电从东面屋角穿入小礼堂,所有到会人员受巨雷震动,坐在一根柱子附近的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猝不及防,不幸触电身亡。在李彩云被雷击身亡的同一天,一位农民饲养的一头毛驴也被雷电击死。李彩云遭雷击身亡的消息传出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这位农民逢人便说:老天不睁眼,响雷把县长劈死,为什么不劈死毛泽东?

 

边区保安部门闻讯,要把这件事当作反革命事件来追查,逮捕这个“竟敢如此咒骂毛主席”的农民,并要公开处理,以一儆百。毛泽东从警卫员口中得知这件事以后,立即阻止了保卫部门的行动。他说:“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不要一听群众有议论,尤其是尖锐一点儿的议论,就去追查,就要立案,进行打击压制。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软弱的表现,是神经衰弱的表现。我们共产党人无论如何不要造成同群众对立的局面。”


1941年6月5日,《解放日报》报道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被雷击身亡消息


 针对边区不顾民力的征粮政策,毛泽东当时进行了严厉批评,指出:“如果我们做地方工作的同志脱离了群众,不了解群众的情绪,不能够帮助群众组织生产,改善生活,只知道向他们要救国公粮,而不知道首先用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去帮助群众解决他们‘救民私粮’的问题,然后仅仅用百分之十的精力就可以解决救国公粮的问题,那么,这就是沾染了国民党的作风,沾染了官僚主义的灰尘。”毛泽东把不顾农民负担征收公粮的做法称为国民党的作风,可见,边区农民负担的加重引起了中国共产党高层的高度重视。


图片

1943年,毛泽东题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后来调查发现,陕甘宁边区134万农民人口的地方,一年就征收20万石公粮,公粮征多了,人民负担太重,不满情绪和行为就产生了。1941年边区内抢粮事件屡有发生。7月,志丹县普遍发生抢粮事件。安塞县六区也发生抢粮事件,200人左右趁夜黑劫走公粮50石左右,以及合作社股金、乡政府存款、二团买草款共计958元。陇东有的地方征粮加扩兵任务超出原定任务的三倍多,强迫摊派,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和反抗,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于是,党中央、毛泽东提出不能再这样办了,决定把公粮减为16万石。同时,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实行精兵简政,减轻群众的负担,受到群众的拥护。

毛泽东的屡次反思

       

毛泽东对于“挨骂”这件事情,多年后曾经多次提及,并做了深刻的反思,可见他的感触之深

 

第一次是1945年4月20日,毛泽东在党的六届七次全会上对《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做说明,他在讲话中指出:“一九四一年边区老百姓中有人说雷公咋不打死毛泽东,这就引起我的警觉,分析原因,就是征粮太重了,于是就发展大生产运动。”

 

第二次是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做口头政治报告,他说:“一九四一年边区要老百姓出二十万石公粮,还要运输公盐,负担很重,他们哇哇地叫。那年边区政府开会时打雷,垮塌一声把李县长打死了,有人就说,哎呀,雷公为什么没有把毛泽东打死呢?我调査了一番,其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征公粮太多,有些老百姓不高兴。那时确实征公粮太多。要不要反省一下研究政策呢?要!从一九二一年共产党产生,到一九四二年陕甘宁边区高干会,我们还没有学会搞经济工作。没有学会,要学习ー下吧!不然雷公要打死人。当时我们的同志,不管是参加万里长征的也好,千里长征的也好,老共产党员也好,抗战时期到延安的青年也好,延安人民对我们是什么态度?我说就是‘敬鬼神而远之’。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觉得共产党虽然好,他们很尊敬,但是加重了他们的负担,他们就要躲避一点。直到去年春季,赵毅敏(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科科长)同志带着杨家岭组织的秧歌队,跑到安塞扭秧歌,安塞正在开劳动英雄大会,那些老百姓也组织了秧歌队,和杨家岭的秧歌队一块扭起来,我说从此天下太平矣!因为外来的知识分子和陕北老百姓一块扭起秧歌来了。从前老百姓见了我们是敬鬼神而远之,现在是打成一片了。”

 

 第三次是1945年5月31日,毛泽东在为党的七大所做的结论中说道:“说什么雷公为什么不打死毛泽东?这些都是闲话,对这些话我怎么看呢?为什么有人希望雷公打死我呢?当时我听到这个话是很吃惊的。说这个话的时间是一九四一年,地方是边区,那年边区公粮征收二十万石,还要运公盐六万驮,这一下把老百姓搞得相当苦,怨声载道,天怒人怨,这些事不是毛泽东搞的?因为我也主张征收二十万石公粮,主张去运盐。当时不运盐也不行,但是运得久就不好。这就迫使我们研究财政经济问题,下决心搞大生产运动,一九四二年公粮减少了,一九四三年也波少,这就解决了问题。”

 

 几十年后,邓小平提及此事,他十分佩服毛泽东对这个事件的处理,深有感慨地说:毛泽东同志就是伟大,就是同我们不同,他善于从群众的议论当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和政策。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