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镇安县针对“三无”小区在城市基层治理中暴露出的管理缺位、服务缺失、基础薄弱等短板问题,坚持党建引领,突出加强“红色管家”建设,有效推进“三无”小区蝶变为文明幸福和谐小区。
构建“1+1+N”体系,建强“红色管家”队伍。以建组织强管理为重点,组建党支部30个,构建“1名包抓部门第一书记+1名社区党员干部+小区支委、党员中心户、楼栋长(单元长)”的治理组织体系。加强队伍建设,从县直包抓部门选派班子成员担任第一书记30名,从社区中选派“两委”党员干部担任小区支部书记(或副书记)30名,从小区中推选支部委员95名,并设置小区党员中心户45名、推选楼栋长(单元长)118名,明确工作职责和服务对象,把小区治理触角延伸到户、落实到人。
实施治理“四步走”,让“红色管家”发挥“大作用”。抓好阵地建设,坚持标识名称、基本场所、服务项目、服务队伍、党建氛围、运行机制的“六有”标准,采取改造、租赁、共享等方式提供小区党员活动场所30处。精准建立工作台账,全面摸清93个小区3055户9933人及党员、退伍军人、社会从业等基本信息,统一规范住户门牌标识,实行“人盯房、房管人”,推行住户红色放心、绿色常户、黄色关注“三色”管理,组建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30支945人,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疫情防控、矛盾调解、卫生清洁、困难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解决居民实际困难87件。推进自治管理,组建业主自管组织30个,制定小区居民公约,积极引进物业服务管理,推行党建联席会和“板凳会”“院落会”“阳光议事会”等议事方式,有序引导居民参与小区事务管理。加大技防物防建设,完成老旧小区改造7个,新修门房4个、新装门禁监控19套、新设规划车位118个、拆除违章建筑149平方米,有效激发“三无”小区治理“新动能”。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激励“红色管家”担当作为。将党建引领“三无”小区治理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和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压实县直包抓部门和街道、社区、小区各方责任,制定“三无”小区规范化建设创建验收标准和第一书记、支部书记(副书记)、支部委员工作职责及考评奖惩办法,并将“三无”小区党建工作经费和支部委员补贴纳入县财政预算,切实激励“红色管家”勇作为、敢担当,推动“三无”小区治理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