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947年10月18日,毛主席为佳县县委题词“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这是毛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给一个县委的题词。75年来,这一光辉题词已深深植根于葭州大地,内化于全县人民心中,始终激励着佳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勇毅前行。
题词饱含着毛主席对佳县人民的无限深情
佳县是革命老区、颂歌《东方红》的故乡,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大革命时期,这里就建立了党组织,播下了革命火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陕北革命根据地、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时期,佳县人民组建河防游击队,痛击来犯日军,将日军铁蹄阻于黄河东边,守住了边区的东大门;解放战争期间,佳县人民把自家口粮送到两次攻打榆林战斗的前线,组织300多副担架队护送伤员,跟随西北野战军1个月。特别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在佳县期间,佳县人民把自己的优秀儿女送到前线,拿出最好的保命口粮给部队吃,腾出最宽敞的窑洞让解放军住,更曾一年七次交公粮,倾其所有支援前线,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党中央安全。沙家店战役结束后,毛主席率中共中央机关转移到佳县朱官寨,这是转战陕北过程中粮食最困难的一段时间,为了在国民党刘戡部尚未逃跑前再打一仗,毛主席约见时任佳县县委书记张俊贤,周恩来问:“再打一仗,坚持一个星期到十天,粮食够不够用?”张俊贤坚定地说:“够,我们佳县叫胡宗南害苦了,佳县人民决心全力支援前线,消灭敌人,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能支持得住。我们在通秦寨和车会还有两仓库粮食,老百姓家里还可以动员一些。全县还有一万多只羊。如果把这些粮食和羊吃光了,还有二千多头驴和牛,也可以杀了吃,说什么我们也要把战争支持下来。”毛主席严肃地说:“把驴和牛杀了,明年老百姓的耕地怎么办?”张俊贤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们穷人哪有什么驴和牛,种地全凭一把老镢头。请主席和副主席放心,只要把蒋胡匪军消灭了,佳县人民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能用老镢头把明年的生产搞好。”毛主席听后有些激动,一再叮咛:“部队再困难,也不能杀一头驴,一头牛”。据不完全统计,解放战争期间,佳县约有3000多名青壮年参加了人民军队,2000多人随军服务,200多名干部响应党的号召去新解放区工作,2万多头牲口搞运输,妇女做军鞋约11万双,有力地支撑了战局。
1947年10月17日,毛主席到佳县县城进行社会调查。18日上午,张俊贤提议请毛主席为佳县县委题个词,留个纪念,毛主席欣然答应,挥笔在三尺漂白布上写下了“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13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这是毛主席对佳县人民的最高褒奖,充分体现了毛主席对佳县这方热土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题词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就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三个有利于”标准,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观”,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身上,人民情怀的传承清晰地记载着我们党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时时造福人民的伟大实践。
毛主席曾指出:“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毛主席在佳县期间,经常教育干部和战士要爱护老百姓的一草一木,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主动帮助群众收割庄稼等。1947年10月10日,在佳县神泉堡,毛主席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起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公布,宣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八项基本政策,包括“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等内容;他还审定了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名义公布的政治口号,突出了人人“有地种”“有粮吃”“有衣穿”等反映人民需求的内容。同日,毛主席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起草的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发布,其中“说话和气”“买卖公平”等内容与人民密切相关。同日,中共中央公布了经毛主席修改的《中共中央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和《中国土地法大纲》,很快在陕甘宁边区掀起了土地改革运动。10月17日,毛主席在住处召集佳县领导干部谈话,了解当地土改情况,强调必须满足广大农民对于土地的迫切要求,只有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才能获得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嘱咐大家要依靠群众,把工作做好。《东方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咱神泉来了九支队》等广为传唱的歌曲,深情表达了佳县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也深刻体现了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鱼水情深的军民关系,集中展示了我们党的初心使命。
题词体现了毛主席对全党的殷切期望
“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有着重大教育意义。”2021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期间,专门前往中共绥德地委旧址,深情回顾这段厚重的革命历史,再次宣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人民立场,与题词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大正在召开,必将在新的重大历史关头为新征程擘画宏伟蓝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持不懈从题词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精神力量,始终“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始终“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大力实施县第十九次党代会确定的“345”工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奋力谱写佳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
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必须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是第一要务,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创新发展,积极与龙头企业合作,重点打造红枣、山地苹果、红薯、高粱、羊子、肉牛、手工挂面产业链;加强省级榆佳经开区规划建设管理,打造光伏材料、盐化工等产业集群;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坚持协调发展,践行“塑城、寻根、问道”城市发展理念,保护古城区,优化中心城区,开发东方红新城区,发展东方红黄河文化产业园和白云山景区,抓好各类展馆建设布展,推进城市更新和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打造木头峪、赤牛坬等特色小镇和乡村,带动全域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三十七项攻坚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落地,力争建成陕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坚持开放发展,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商服”旅游要素,推进A级旅游景区创建和运营,实现“13520”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引链力度,积极引导乡贤回归、人才回归、资金和项目回归。坚持共享发展,推广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1369+”工作法,加强木头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和2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力争建成陕西省乡村振兴示范县。
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弱项。民生系着民心,民生稳,则人心安、大局稳。实施就业提升工程,加大对稳岗就业、技能培训的政策扶持力度,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实施教育振兴工程,深化合作办学机制,推行校长职级制和末位淘汰等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全民健康工程,成立佳县医共体,整合医疗资源,构建“1321N”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实施社会保障工程,健全特殊群体关爱服务体系,动态精准纾困解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质扩面,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施社会治理工程,推广赤牛坬“三治”融合经验,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必须持续改进作风,全面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水平。领导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党内风气和政治生态,关系民心向背,决定着党的群众基础。坚持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提高工作能力,在真心实意向人民学习中拓展工作视野、丰富工作经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在倾听人民呼声、虚心接受人民监督中自觉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教育,在服务人民中不断完善自己。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和“四比四争当”“双亮”“双述”“抓三爱、强三治、促三业”活动,锤炼“对党忠诚、担当尽责、一心为民、勤学善做、真抓实干、清正廉洁”的过硬作风,锻造“能讲、能写、能干、能统筹、能廉洁、能接地气”“六能”佳县干部队伍。加强清廉佳县建设,抓好省委巡视组反馈问题整改、交办信访件办理,坚决遏制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推动全县党员干部聚精会神抓发展,全心全意惠民生,以实干实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供稿:佳县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