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专题链接 / 正文

握指成拳 厚积成势 全力铸造坚强有力村级战斗堡垒

中共乾县县委组织部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09-06 15:33

去年以来,乾县“整镇过硬、整县提升”创建活动紧扣“精细规范、全面提升”目标,压实“三级责任”、突出“三个举措”、强化“四力支撑”、打造“五个中心”,推动了全县农村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2021年新建阵地48个,高质量完成6个市级过硬镇、4个县级过硬镇、61个示范村的创建任务。

一、压实“三级责任”,拧紧责任链条。一是高点发力。县委高度重视,2次召开常委会议研究部署基层党建工作,召开阵地建设现场观摩会,围绕村集体收入、群众增收、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半年观摩评比,年终总评奖惩,引导各镇办党委学习经验、比先进、强动力。二是构建体系。建立包抓领导、帮扶单位、镇村干部“三位一体”责任体系。县委书记、镇(街道)党(工)委书、村支部书记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将“整镇过硬、整县提升”工作列入2021年度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内容。三是强化督查。组建4个指导组,地毯式排查硬件不硬、软件太软、工作不实、对标不准等问题。在电视台设立曝光台,对工作进度慢进行曝光。目前累计开展专项督查15次,个别抽查27次,召开问题分析研判会7次,约谈镇党委书记5名,切实形成共抓创建工作的合力。

二、突出“三大举措”,推动项目实施。一是抓规划,明晰创建标准。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制定推进时间表,实行挂图作战。将7个方面创建内容细化为39项评价指标、107条具体标准,明确2021年完成6个市级过硬镇、4个县级过硬镇、61个市级示范村的创建任务。二是抓培训,提升干事能力。举办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4期,培训2000余人次,对各类乡村振兴干部进行轮训。引导党员干部领办农民合作社399家,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512元,增速15%。三是强保障,提供坚强支撑。县财政投入资金1329万元,统一制作阵地内外标识、牌匾,规范村级党组织生活“五项制度”,并通过新建、扩建等方式,使全县阵地建设高质量达标。

三、强化“四力支撑”,搭建资源平台。一是高位谋划,提升政策招才的磁吸力。制定出台《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的具体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十项措施》等10多个文件。二是广域拓展,提升平台聚才的链接力。建立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乾县工作站。成立专家工作站11个,组建专家服务团86人,申报“漠西大葱”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4个。三是深层共鸣,提升人文引才的内核力。实施“凤归桑梓”人才工程,联系专家人才530多人,带动周边群众年收入10000多元/亩。四是重礼厚誉,提升至诚留才的保障力。县财政设立200万元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和400万元创新基金。先后投入20多万元用于发放县管拔尖人才津贴和健康体检。

四、打造“五个中心”,凸显服务功能。一是打造信息“交流中心”。依托222个远教站点,定期发布有关涉农政策、市场信息,为群众致富建立信息传递通道。二是打造致富“培训中心”。累计开展产业发展公益培训13期,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8期,家政服务类培训班28期,引导党员群众发展村级集体经济89个。三是打造便民“服务中心”。173个行政村便民服务大厅实现全覆盖,大力推行“农事村办、便民惠民”工程,落实村干部24小时坐班值班制,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四是打造民主“议事中心”。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认真落实三务公开制度,推进村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提高了村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五是打造文化“活动中心”。结合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村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建设,将图书阅览室、露天文化舞台等公共资源向村民开放。开展广场舞、运动会、农民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等娱乐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村风文明。

下一步我们要切实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对照标准固成果。对已经创建的9个省级示范村、32个市级示范村、61个去年创建的示范村进行动态管理,制定出台后续的管理制度,进一步突出省、市级示范村示范引领作用。二是改进作风求实效。扎实开展“五治”强作风提素质活动,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干部作用,以过硬队伍、过硬作风促使今年基层党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落实落细,取得实效。三是树好典型强带动。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包抓党建联系点制度,着力把联系点打造成示范点、样板点。积极营造自我加压、互学互比、你追我赶的良好工作氛围,推动全县农村党建工作的整体提升,全面过硬。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