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专题链接 / 正文

咸阳市扎实开展“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 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09-06 11:00

去年以来,咸阳市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农村党组织为目标,扎实开展农村党组织建设“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聚焦靶向发力,精准对标对表,稳步推进落实,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高位推动建体系。把“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作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抓乡促村要求和推进乡村组织振兴的重要载体,作为党的建设重要任务写进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全力推动活动取得实效。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研究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评估标准》和《评估细则》,创新提出了县级党委“五个到位”、镇办党委“六个过硬”、村级组织“七个达标”创建标准,探索形成了县、镇、村三级抓农村党建的“567抓乡促村”目标体系和责任体系,将活动开展情况作为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主要内容,进一步夯实了县、镇、村三级抓农村党建主体责任。

示范带动强引领。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市创建农村党组织建设市级示范县5个、过硬镇50个,其它镇(街道)全部达到县级过硬镇标准,推动农村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先后在长武县、三原县召开现场推进会议,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树立典型,在全市营造学先进争先进、找差距补短板、明方向抓落实的浓厚氛围。三原县积极推行“三级联创、三化同步、三维共建”工作格局,深入推行“县级领导+县直部门+行政村”包抓模式,县财政列支1000余万元实行目标考核和奖惩机制,有力推动了“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提质扩面、赋能增效。旬邑县建立“月研判调度、季观摩推进、年述职考评”工作机制,夯实工作责任,促进经验交流,有效推动工作落实;淳化县坚持软硬件双升级、县镇村齐发力,制定阵地布置、过硬镇标准等“五个清单”,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清单化推进活动开展。

积极主动解难题。始终把攻克短板作为推动农村基层党建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行村级党组织书记县级组织部门备案管理、村“两委”候选人县级部门联审、村“两委”缺额报备限期补齐等制度,推进村“两委”班子建设。深入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健全完善村务监督制度,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制度,不断提升村级议事决策能力和水平。协调市财政出资4500多万元,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持续开展村级阵地“三年提升”活动,新建、改扩建活动阵地635个,全市1845个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基本实现了办公场所不低于2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所不低于500平方米、村级便民服务大厅面积不低于40平方米的全域达标目标。全面实行标准化建设示范村退步整改摘牌制度、村级组织阵地挂牌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审批制度,大力整治阵地挂牌乱、卫生差等问题,全面提升村级组织建设水平。

整体联动促振兴。坚持整体推进、一抓到底,将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服务群众等情况作为检验活动质效的重要途径,在活动《评估细则》中提出10条具体评价标准,实行清单化落实、节点化推进,推动农村党建与乡村振兴相融互促、同频共振。产业发展方面,泾阳探索实施“党建+创业+金融”共创共建新模式,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建立村级信用银行,将党员积分制与创新创业贷款增信降息挂钩,为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永寿县建立联合党支部,坚持“资源共享、产业共谋、利益共享”,打破地域界限,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乡村治理方面,推行“七室一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探索推行“五链共治、法在基层”咸阳社会治理新实践,全面推进“七进阵地”、建设“七个中心”。县市区结合落实党员联系群众、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党员承诺、践诺积分管理等制度,全力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有效提升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水平。服务群众方面,在武功、彬州探索开展“快递进村”试点工作,将便捷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三原县陵前镇搭建数字乡村“陵前在线”APP,设置20多项便民服务板块,建立村务线上办理机制,有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