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专题链接 / 正文

灞桥区:网格化建设为新时期社会治理强基赋能

来源:古都先锋 发布时间:2022-08-01 16:06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近年来,灞桥区坚持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以网格化建设为抓手,大胆创新,充分发挥网格精细化服务管理机制优势,将学党史办实事作为推进提升工作的方向指引和路径遵循,努力探索破解“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社会治理难题,为全区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水平夯实了基底,赋予了新动能。

勇于革新,改善社会治理生态

坚持“全科”理念,以网格化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资源统筹和工作创新。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1).jpg

资源整合方面,建立社会治理全科网格一网统管工作体制,统一标准划分512个基层社会治理网格,依托社区(村)“两委”干部,建立了“一长三员、一员多能”共800多人的网格队伍。进入2022年以来,全区启动五级网格建设工作,将社会治理网格在现小区、自然村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延伸至楼栋、巷道、村民小组,吸纳小区物业人员、楼栋长、村(居)民代表、巷道长、小组长等加入网格服务管理队伍。区、街、村(社区)三级综治网格中心全部挂牌运行,三级145个点位的视联网全面建成贯通,实现区内自主调度应用,先后为疫情防控指挥部、政法委、组织部等部门提供视频会议服务30余次,各级综治网格中心成为全区社会治理资源统筹使用的重要平台。

治理体系构建方面,区、街、社区(村)三级用力,大胆创新,积极推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典型案例。纺织城街道六棉社区中铁缤纷新城小区精心培育“红桥义警”工作站,采用民警+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推动警力进网入格,构建了富有灞桥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工作站成立以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余起,解决业主反映的问题31起,开展防火防盗、防诈骗、禁毒等公益宣传11次,小区警情下降50%,刑事案件发案数下降40%,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红旗街道延河社区统筹资源使用,创新开展“七彩服务”网格管理,充分发挥社区网格长、“三老”服务队及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的作用,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让老社区焕发出新活力。灞桥街道灞桥街社区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通过构建社会治理网+党员先锋桥、生态环保桥、志愿服务桥、平安建设桥、精神文明桥的“一网五桥”社区治理新模式,打造三维立体社区服务管理机制,社区治理质效不断提升。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2).jpg

聚焦中心,保障政府重点工作

各级综治网格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组织全区网格队伍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护航“十四运”、防汛减灾等重点工作,成为党委政府加强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的好帮手。

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区网格长、网格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在“亮码”行动、“敲门”行动中,认真履职、无私奉献,织密疫情防控网格,上街入户开展涉疫信息排查、宣传动员、防护值守工作,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网格队伍成为百姓熟悉并交口称赞的一线防疫工作力量。

护航“十四运”工作中,灞桥区网格员组成展示方阵,代表西安市网格员队伍参加全市护航“十四运”动员誓师大会。全区网格长、网格员按照“1+1+N”模式,加入护航“十四运”群防群治工作队伍,佩戴“红袖章”在责任网格内开展治安巡逻、排查报告问题隐患、平安建设宣传等工作,参与巡逻执勤5700余人次,为确保“十四运”期间全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做出了贡献。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3).jpg

服务群众,办好实事赢得民心

各级综治网格中心将解决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实效作为检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标准,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赢民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为民利民便民活动。

红旗街道开展了“情系群众、爱在网格”主题月活动,狄寨街道开展了网格化服务管理“百日行动”,十里铺、洪庆、灞桥等街道开展了网格员关爱老人、为民服务解难题、垃圾分类宣传等活动。网格员在网格内全面收集反馈社情民意、精准承接民生公共服务事项、有效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树立了网格队伍的良好形象,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广泛认同。洪庆街道新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网格长李永岐因其在社会治理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中的优异表现,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平安卫士”。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