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专题链接 / 正文

敢于担当作为 锻造过硬本领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1-10-14 16:20 作者:陈婕

敢于担当作为,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 

要善于在思想上“破冰”。正如德国著名诗人海涅所言: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般。古往今来,凡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无不散发着真理的味道、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历史无数次证明,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实现改天换地、惊天动地的变革,离不开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先进思想的引领和驱动。因此党员干部强化能力,担当作为要在思想理论上做到与时俱进、常学常新,充分结合当前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在学党史、悟思想上对思想进行“破冰”;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实践自觉在办实事、开新局上彰显思想力量,达到以学促思、以思提能、以能成事的良好效能。

要勤于在行动上“突围”。古语有言,“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惟有真正的把思想指引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之中,才能充分发挥思想与实践相结合所具有的强大合力。焦裕禄同志,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为党的事业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用实际行动彰显着一名党员干部的忠诚与担当。党员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常怀国之大者为国为民,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持之以恒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应对问题实干、巧干、能干的魄力,更好的肩负起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与使命,在基层一线成就事业、成长自我,成为经得起考验和深受群众信任的好干部。

要勇于在攻坚中“克难”。“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当前,新冠疫情的威胁并未消灭,国际国内局势纷繁复杂,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攻坚克难跨过了一道有一道的沟坎、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充分展现了我们中国人干群一心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强大决心。“七一勋章”获得者治沙英雄石光银是治沙造林的模范,四十多年来他扎根沙漠戈壁,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创造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新模式,为彻底改变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沙进人退”、黄沙漫天的恶劣环境作出了杰出贡献,在艰辛与苦难中步步向前,用智慧和坚韧的信念攻坚破难,把黄土地变成绿色家园。他一生与沙漠为伴,誓将沙漠变绿洲,40多年来,治沙造林,营造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帮助沙区群众脱贫致富。党员干部要以先锋模范为榜样,始终牢记“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的吃苦耐劳精神,敢于迎难而上、勇于攻坚克难,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在较真碰硬中历练,在履职尽责中成长。

要乐于在服务中“提能”。古往今来,凡事成于真、兴于实、败于虚、毁于随。手掌磨一层茧,才能播种出良田千亩;铁鞋踏破数双,才知前路广阔。在广阔的基层,在乡村振兴的广袤田野中,机遇与挑战并存,考验与成功共生,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是干事创业的“新天地”。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党员干部要充分学习我国农村改革历史经验,深入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以党建为引领,在农村产业、务工就业、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安全住房、移民搬迁等方面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帮助人们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要积极在乡村振兴的工作实践中当先锋、树标杆、勇担当,始终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做到态度不变、初心不改、决心不减、干心不懈,用实干、实绩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切实担负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使命任务。

静水深流勇担当,奋楫杨帆志远航。党员干部要切实在思想、行动上下功夫,在克难、提能上练真功,全方位锻造过硬本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公仆意识,矢志有为、强志提能,争做新时代追赶超越排头兵!

责任编辑:王美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