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在西安体育学院操场上进行。 陕报记者 李念摄
从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20世纪90年代的“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再到2008年的“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对健康、运动的认识和需求逐步增加。
10月20日,西安(阳光城)国际马拉松赛吸引了3万余名选手参与。马拉松比赛的持续火热,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
一月二十二日,市民在位于西安市科技二路附近的西安唐城墙遗址公园里打太极拳。
陕报记者 李念摄
青年选择:健身成为一种习惯
陶艳是一名陕北姑娘,从上大学起就来到西安,毕业后留在西安工作。两年前,她开始自主创业,成立了一家文化公司。现在每天下班后,她都会去健身会所健身,或是游泳,或是练瑜伽,或是跑步。
“绝大多数工作时间,我都是坐在电脑桌前,一天下来,觉得腰酸背痛,健身可以缓解我的疲劳,也能让我从一天的紧张状态中解放出来。”陶艳说。
在健身会所,陶艳还交了几个知心朋友,运动间歇,几个人会在一起喝茶聊天,交流健身体会。“在这里,你可以完全放松,畅所欲言。”陶艳说。
虽然家的附近就有公园,公园里也有健身器材,但陶艳很少去。“经常很晚才下班,一个人去公园难免会觉得有些无聊。”现在,对于陶艳来说,下班后到健身会所已经成为习惯。独自到西安创业,背负着太多的压力,怀揣着美好的梦想,陶艳觉得自己一定要有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应对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健康是根本,到健身会所运动,能让我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更好地投入工作。”
现在,健身场所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反映了青年一代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也反映了他们消费习惯的改变。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西安民生百货大楼的职工在做工间操(十月二十四日翻拍)。
陕报记者 李念摄
中年记忆:组织不起来的晨跑
刘新德今年45岁,在西安市长安区经营着一家茶叶店。他告诉记者,小时候自己是班上的体育委员,每天早上要带着同学们去跑步。“由于学校操场太小了,容纳不了多少人,我们每天都是到县体育场去跑步。由于人多,县体育场里有时也跑不开,再加上那时还没有塑胶跑道,跑道上全是土,如果大家同时跑,经常会灰头土脸。有的同学家离体育场比较远,路上用的时间有些长。因此,班上参加晨跑的人越来越少,到最后实在组织不起来了,晨跑也就名存实亡了。”
在刘新德的印象里,过去父母、亲戚朋友、左邻右舍没有谁去专门健身,连晨练都很少有人去。大家上一天班或者在农田里干一天活,都感觉非常累,没有精力再去锻炼。“我们学校除了上体育课,基本很少有人去操场。只有举行运动会的时候,操场上才会热闹起来。上了高中以后,体育课还经常被别的课挤占。”
对于大多数四五十岁的人来说,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并没有健身的概念,最多也就是跑跑步或者打打篮球、乒乓球,除了很少的几个体育场,基本没有其他锻炼场所,更谈不上健身场所了。
“现在,我有时会陪孩子跑步、打羽毛球,但还是没有到专业的健身场所去过。对于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既要赡养老人、抚养孩子,还有自己的工作要干,很少有闲暇时间能去健身。”刘新德说。
二○○三年,西安市雁塔区西姜村小学学生在上体育课(十月二十四日翻拍)。
陕报记者 马黎摄
老年消遣:散步跳舞看风景
与青年人同样喜欢运动的是老年人。但老年人更喜欢的运动场地是公园。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在公园里散步锻炼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在广场上跳广场舞的也多是老年人。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城市绿地面积的不断增加和新的公园建成开放,老年人的运动场地不断增多。
10月23日,在西安市曲江池遗址公园里跑步的市民。 陕报记者 李念摄
李霄今年71岁了,每天7时左右,她都会准时出现在西安市环城公园的西南角,和几个老姐妹一起晨练。“以前都是和老伴儿一起锻炼,老伴儿去世后,我就一个人来锻炼。感觉已经习惯锻炼了,哪天要是有事或者因为下雨没有锻炼,就会觉得生活中少了点什么东西。”李霄说,每天晨练,既可以散散心、看看风景,也可以增强体质。“孩子们现在工作都忙,我身体出问题了,就会拖累孩子们,自己也不舒服。而且,不锻炼,早上也没有太多的其他事情可干。”
西安市雁塔区西姜村小学学生骑独轮车射箭。 陕报记者 马黎摄
不仅晨练,每天晚上李霄还要跳广场舞。和她一起跳广场舞的有20多个人,都是老太太。“领舞的年纪比我还大,劲头比我还足,每个姿势都做得很到位。”李霄说,每次和大家一起跳广场舞,自己都会觉得变年轻了,精气神更足了。
击剑成为热门锻炼项目。 陕报记者 马黎摄
除了在公园锻炼、跳广场舞,李霄还会选择外出旅游,一方面锻炼了身体,另一方面开阔了眼界。“年轻时条件差,别说去外地旅游了,想锻炼一下都没有场地,而且为了生计也少有时间锻炼。”李霄说,“现在日子好了,锻炼身体的方式和场地多种多样,我一定要好好珍惜属于自己的晚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