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声音。时代的使命和声音需要有优秀的文艺作品来表现。五年来,陕西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执着于作品质量的稳步提升,文艺创作活力迸发,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成为陕西奋进新时代征途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10月15日,在陕西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上,陕西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奖名单出炉,共有24部作品获优秀作品奖。其中,戏剧4部、电影4部、电视剧(片)5部、广播剧3部、歌曲3首、图书5部。这24部作品都是近年来各文艺门类中最具代表性的精品佳作,展现了陕西文艺创作的丰硕成果和崭新成就,也是陕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写照。
为人民抒写 为人民抒情 为人民抒怀
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李俊强是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演员、话剧《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的扮演者。李俊强回忆,话剧《平凡的世界》的创作于他们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他清楚地记得剧组所有人4次下乡体验生活、与村民同吃同住的经历;记得陕西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李宣顶着压力和病痛,无数次往返于北京、上海之间洽谈版权协议事项;记得巡演期间剧组灯光师廖锋的奶奶去世,他含泪坚持工作;记得演员韩大卫的孩子刚刚出生,他便随队赴外地演出……11次专家研讨会、7易其稿、9次打磨提升剧目,步步扎实推进,正是这种扎根人民、孜孜以求的创作态度,才成就了这部优秀的作品。最终,话剧《平凡的世界》演出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并荣获全国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十部重点剧目。
在陕西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奖名单中,曲江影视集团出品的电影《音乐家》和广播剧《大树西迁》赫然在列。曲江影视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孟瑶月对他们的创作过程感慨万千。孟瑶月回忆,为了使听众感受到逼真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内心情感,展现知识分子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和担当,广播剧《大树西迁》在对交大西迁老教授、交大校史专家等深入采访的基础上,进行了4次大篇幅的调整修改,经过一流创作团队10余天140多小时高强度高水准录制,最终得以完美呈现。
由省音协党组书记、主席尚飞林作词的歌曲《心中的旗帜》获得了陕西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谈起获奖感受,尚飞林坦言,歌曲是书写人民群众最直接、最便捷、最快速的艺术形式,离开柴米油盐,离开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离开老百姓,它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大部头的作品需要生活积累,不足百字的歌词更需要对生活的熟稔和提炼。
在陕西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由文艺工作者殷满仓、芦兴跃编剧的《村头一棵老槐树》获得优秀作品奖。谈起文艺创作,渭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总编辑殷满仓认为,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
思想精深 艺术精湛 制作精良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文艺创作如同耕耘,唯有满怀敬畏之情,躬耕其中,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古往今来,文艺精品无不是精耕细作、厚积薄发的结晶。
《话说延安精神》是陕西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获奖图书。据陕西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宋亚萍介绍,为了打造精品,编辑和专家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多次论证,反复斟酌,相互启发,数易其稿,有时甚至推倒重来;在修改中逐篇细研,精挑细选,甚至为一张令人满意的图片四处奔走。正是在作者和编辑团队踏实细致、一丝不苟的努力下,《话说延安精神》才能有气质、有颜值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评价这本书设计得很好,印制精美,图文并茂,写得通俗易懂、引人入胜,普通党员和一般群众都能看明白。
在前不久颁发的全国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由陕文投影视公司投资拍摄的电视剧《黄土高天》、联合出品的电影《周恩来回延安》获奖。陕文投影视公司董事长孙昌博说:“在电视剧《黄土高天》创作中,我们先后10余次深入多地采风,5易其稿,几十名制景师傅寒冬腊月全力筹备,全剧组300多人历经111天,转场省内外13地,力求全方位真实还原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的发展变化。在电影《周恩来回延安》的创作中,深入采访周总理的亲属以及秘书、警卫等总理的身边人,进一步了解总理的工作、生活及个人思想等细节;深入采访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全国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等机构的专家,详细了解有关史实;大量收集与周恩来本人及‘回延安’这段历史有关的图书、影像及史料等文献资料;多次召开专家座谈会、创作座谈会,对影片主题、内容、创作手法等进行全面、细致的讨论。”
事实上,对文艺工作者来说,工匠精神就是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的不懈追求。在这种精神指引下,才会有众声喧哗中的清净自守,才会有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俱佳的作品问世,才能更好地讲好陕西故事。
时代风貌 时代风气 时代旋律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因此,文艺工作者要坚持正确思想艺术导向,奏响时代主旋律,强化精品意识,一切以质量为标准、用作品来说话,创作出真正经得起检验的精品,凝聚中国力量。
殷满仓说,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是立身之本。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深情讲述了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的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这段故事深深打动了孟瑶月团队,让他们下定决心将其打造成电影《音乐家》展示给全国以及世界观众。影片《音乐家》以冼星海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阿拉木图的一段真实经历为基础,歌颂了战争年代中哈音乐家、中哈人民之间守望相助的人性光辉,以及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异国他乡虽身处逆境却仍心系祖国的伟大爱国情怀,成为紧扣时代、凝聚中国力量的成功实践。
渭南市委宣传部是获得陕西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组织工作奖的8个单位之一。近年来,渭南市精心打造文艺精品佳作,创作推出现实题材舞台剧15部、广播剧23部,组织文艺演出活动2300余场次,全市文艺事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渭南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王玉娥说,在文艺创作方面,他们精谋细划,注重从社会的伟大变革和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捕捉亮点、策划主题,围绕重要节点和重点工作,组织策划了“作家眼中的脱贫攻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书画展等,不断推出精品力作。
同样获得陕西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组织工作奖的西安市委宣传部在文艺创作弘扬主旋律、讲好陕西故事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西安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张琳认为,要将选题策划作为文艺精品创作的基础性、导向性环节,既抓重大主题,又抓重要节点。他们在围绕重大主题方面,实施柳青精神系列创作工程,话剧《柳青》荣获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并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全国各地巡演,图书《人民作家柳青》《柳青传》、纪录片《柳青在皇甫》、秦腔《柳青》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围绕弘扬“西迁精神”,他们策划推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广播剧《大树西迁》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6家省级广播电台播出,纪录片《西迁的梦想》即将在央视播出。同时,把握重大节点,先后推出《密查》《共和国血脉》《千里雷声万里闪》《枪口》《陕西抗战纪实》《红色陕甘边》《音乐家》等一批影视精品,有20多部在央视播出,取得较好收视率,多部作品斩获国内外大奖。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优秀的文艺作品会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在“五个一工程”奖这个风向标和指挥棒的引导下,陕西的文艺事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未来,陕西文艺工作者将继续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用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佳作讲好陕西故事,凝聚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