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源 资料照片
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
2003年12月30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2013年12月全线贯通,2014年9月完成全部设计单元工程通水验收。2014年12月12日,长1432千米、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
陕西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始端,不仅是南水北调的核心水源——汉江、丹江的发源地,也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70%的“蓄水者”。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陕西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所肩负的重要使命。
2004年,《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印发,汉江、丹江被纳入生态功能区,予以大力保护。2005年,陕西出台《汉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实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分级负责、分段管理和排污总量控制与环境容量控制相结合的制度,对汉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明确规定。
2006年,国务院批复《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陕西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水源地“水质长期稳定达标,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07年,陕西省启动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简称“丹治”工程)。2012年9月,“丹治”工程二期项目启动。2014年4月,省政府印发《陕西省汉江丹江流域水质保护行动方案(2014—2017年)》,明确提出“整治黄姜皂素行业污染,2014年10月底前,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全部停产治理,无法实现达标排放的予以关停”。为保护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的生态环境,汉中市严控矿产资源开发,仅此一项,每年影响利税近20亿元。安康九成以上国土面积为限制开发区域。商洛的生态保护使每年税收减少8亿元。
为了在新形势下推进陕南水源保护区更好更快发展,陕西省委、省政府在谋划“十二五”发展时,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把陕南的发展战略从“突破发展”调整为“循环发展”,将生态建设摆在发展首位。为了保护水源,陕西实行了严格的产业政策,实施环评“六个不批”,包括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产业政策、环境污染重、产品质量低特别是污染物排放难以达标的项目;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要求的项目;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的建设项目;化工项目,或位于饮用水源地附近、江河两岸以及人口密集地区、群众搬迁量大的项目;流域区域内开发规划未进行规划环评的单个项目等。
“十二五”以来,陕南累计完成中央、省上水保项目投资178亿元,治理小流域655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万平方公里,汉江、丹江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和Ⅲ类,极大地促进了水源地生态环境改善。(执笔:牛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