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书坊品牌创始人(右二)和朋友们展示自己设计的旗袍。
女书坊品牌创始人贺巧的设计稿。
9月22日下午,在西安市碑林区文艺南路的布艺市场,顾客正在挑选适合的布料。
1995年,身穿皮夹克、西装和中山装的朋友在街头交谈(9月22日翻拍)。
9月22日,72岁的崔玉香展示自己1965年8月
和姐妹们扎着花辫子、身穿花衣裳拍的合影。
1985年,雷启民一家在合阳县拍了第一张全家福。
雷启民头戴军帽,身穿军装(9月22日翻拍)。
9月7日,身穿结婚礼服的新娘和新郎与伴娘团、伴郎团合影。
衣食住行,“衣”居首位。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到追求舒适美感,从黑白灰到多姿多彩,从凭布票购买到网络购买、移动支付……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老百姓的着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讲究款式个性化、制作工艺化、面料高档化。一件小小的服饰,承载着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的记忆,见证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资紧缺,人们的生活比较贫困,当时实行棉布统购统销,做衣服需要凭布票买布。衣服是家家户户的‘传家宝’,缝缝补补修修改改,一家人轮着穿。我当时的衣服大多是由我奶奶和我妻子崔玉香手工缝制的。”9月22日,72岁的雷启民告诉记者。
雷启民1947年出生于渭南市合阳县北永宁村。在那个常年干旱、人畜共饮一池水的小村庄里,奶奶春季搭机织布、秋季纳鞋底儿做袜子、冬季在炕上熬夜纺线,给雷启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雷启民说:“小时候,奶奶经常在灯下捻麻绳、纳鞋底儿、缝衣服。那时候穿的都是粗布衣衫,颜色是比较耐脏的黑色、灰色、蓝色,鞋子也是奶奶纳的布鞋。因为布匹有限,我的衣服和鞋子大多不合身、不合脚。”一旁的崔玉香接过话茬感慨地说:“我们结婚的时候,他因为常年穿不合脚的鞋子,脚已经变形了。那时用布票买的布料不够做一件衣服,所以他的衣服总是短的。”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发行布票,无论是购买服装、棉布还是日用纺织品都需要布票。在那个年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最真实的写照。
20世纪50年代末,从苏联传入国内的泡泡袖“布拉吉”连衣裙成为当时最流行的女性服饰之一,双排扣西装开领的“列宁装”成为机关干部喜爱的“工作装”。
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橡胶工业起步,中国人民解放军从穿布鞋转变为穿解放鞋。于是,能够身穿军便装、脚蹬解放鞋、再挎一个绣着“为人民服务”字样的黄绿色军挎包,是当时年轻人认为最时髦的服装搭配。在那个年代,无论是工人、农民还是知识分子,家家户户总有一件军便装,很多人的结婚照也是穿着军便装拍的。雷启民指着一张照片笑着说:“你瞧,这张照片就是我穿着军便装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拍的。”
这些照片里,承载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的青春、激情和梦想。
“尝鲜”时代:潮流服饰跟着时尚走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和轻工业迅速发展,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文化进入内地。市面上供应的棉纺织品、化纤制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喇叭裤、健美裤、蝙蝠衫、夹克衫、蛤蟆镜等潮流服饰走进人们的视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单调的服饰搭配被打破,年轻人陆续脱去了暗色的外衣,身着色彩鲜艳的“奇装异服”走上街头。
在1969年出生的雷宝霞心里,母亲崔玉香是一个“能人”。她告诉记者:“我妈心灵手巧,是出了名的‘巧手’。我小时候所有的衣服、鞋子、被子、枕头都是她亲手缝制的。她喜欢对照书本制作衣服,因为她裁剪的衣服既时尚又潮流,总有人问我衣服是哪儿买的。背带裤、蝙蝠衫、喇叭裤、西装、军帽等,她都会做。你瞧,这些是她给我儿子小时候裁剪的衣服,有的款式比商场卖的还要新颖呢!”
20世纪80年代,一部《霹雳舞》带火了蝙蝠衫,一部《上海滩》带火了西服,中国女排五连冠也带火了颜色鲜艳的运动服……“跟着偶像走”成为20世纪80年代的穿着搭配标准。
合成纤维布料“的确良”“的卡”的出现,掀起了一股服装时尚风,也让人们彻底告别了粗布时代。尤其是带着“提花”的“的确良”连衣裙和“的卡”中山装,成为当时男女青年恋爱的着装标准。
雷宝霞回忆说:“‘的确良’布料耐穿,但是价格高。妈妈总会拿一些布头拼接在一起。1984年,妈妈扯了一块军绿色的布,给我们全家每人做了一条一模一样的裤子。一家人一起出门逛街,回头率很高。那应该是80年代少有的‘亲子装’吧。”一旁的雷启民打趣:“我和玉香穿出去那就是情侣装啦!”
20世纪90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各式各样的服装店开遍了西安的大街小巷,西安的商圈也“火”起来了。1998年,西安东大街百盛开业,成为当时西安最受欢迎的购物中心。牛仔衣和皮衣风靡全国,成为流行服装中的“爆品”,吊带裙、马丁靴、松糕鞋等个性十足的服装在大街上随处可见,一个不断“尝鲜”的年代悄然来临。
改革开放后,人们穿衣的目的不再是单纯为了避寒保暖,款式、品牌、面料、质感成为很重要的择衣标准。走在广场上,总能见到有人身穿皮衣大跳“迪斯科”。
服饰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兴起,人们购买服饰不再只局限于布艺市场、服装专卖店等,海淘、网购、“私人订制”等多元化的购物方式逐渐走进人们生活,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在网络上随时下单购买,还可以利用AR技术在网络上虚拟试穿衣服,足不出户就能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服饰。
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多元化,成为21世纪以来人们服饰变化的写照。
科技的迅速发展让服装产业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同时也使传统的服装制作店受到了严重冲击。在西安市碑林区文艺南路做服装面料销售已经20多年的张锋深有体会:“我这家店是1996年开的,店里共有600多种毛料。遗憾的是,随着人们越来越追求服饰的轻薄化、功能化、潮流化,我们店面的年销售额已经从300多万元降到了200万元左右。”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服装消费市场。一批批服装企业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一项项技术的突破、工艺的研发,让人们享受到了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力量。
一大批年轻的服装设计师也崭露头角,90后服装设计师贺巧就是其中的一位。9月22日,记者在西安市未央区湖北大厦见到了女书坊品牌创始人贺巧,她是红帮裁缝第五代传人侯恭义的关门弟子。2014年,毕业于湖南女子学院的她回到西安创立了女书坊品牌,这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级服装定制、私人形象打造的民族文化传播企业。
“小的时候,如果能穿上一条灯芯绒裤,在村里是一件非常体面的事情。”1992年出生在陕北一个小村庄的贺巧从小就有一个服装设计师梦。贺巧告诉记者:“我的师父自创了一套数字尺寸变化的量体手法,让人们都能穿上跟国际品牌相媲美的量身定制西服。我创立女书坊品牌的目的,是希望自己可以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与服装设计制作相结合,让女书文化薪火相传,也让我设计的服装更有‘生命力’。”
近年来,随着共享经济大潮的到来,主打共享理念的“共享衣橱”租衣APP应用诞生,成为不少追逐时尚、环保的年轻人的新宠。只需一件普通衣服的价格,就可以一个月换穿各种时装。25岁的白领王七七说:“我特别喜欢买衣服,但是很多衣服买回来穿不了几次就压箱底了,家里旧衣服被我堆成了小山。有了共享衣橱,我就不再担心没新衣服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