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汉新区一景。
汉中现代化茶叶生产线。
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智能制造在汉中。
贫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本文照片均由汉中市委宣传部提供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汉中,这座青山绿水间的山水之城,抢抓机遇、埋头苦干,实现了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从小城旧镇到最美城市、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巨变。
今天的汉中,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文化旅游强市、陕西最美城市。
构建开放发展格局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作出的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以及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五新”战略任务,汉中市提出了奋力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文化旅游强市、陕西最美城市的“三市”建设思路。
2018年1月10日,汉中市委五届五次全会上,汉中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思路愈发明晰: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就是要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全面融入关天、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圈,全方位增强城市承载集聚、辐射带动功能,努力把汉中建成陕甘川渝毗邻地区的区域特色产业中心、信息物流中心、交通枢纽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对外开放中心。
汉中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汉中有“天时”。《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等为汉中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明确了定位;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中,苏陕两省确定南通与汉中结对开展协作;省委、省政府提出“兴陕南”区域战略,加快陕南绿色循环发展……这些战略规划和发展意见,为汉中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创造了历史机遇。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汉中有“地利”。汉中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通南北、连东西的“兵家必争之地”,一句“岂知高帝业,煌煌汉中起”道尽了汉中在当时重要的区位优势。在新时代,汉中市处于关天、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圈之间,“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在汉中叠加……
2017年12月6日,一列飞驰的高铁,终结了人们关于蜀道“难于上青天”的感叹,汉中高铁时代的大幕被徐徐拉开。“高速公路+高铁+机场”直达多个经济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汉中经济社会发展拥有了新活力,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地利”也进一步增强。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汉中更有“人和”。“人和”体现在汉中的产业发展上。近年来,汉中市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努力打造特色产业、交通枢纽、信息物流、对外开放、金融服务、科教文化“六个中心”,增强汉中在陕甘川渝毗邻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壮大现代材料、绿色食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新型能源、新兴产业“六大产业集群”,为建设“三市”奠定坚实基础;围绕构建开放融合新格局,启动建设农产品、大宗材料、中医药和中医治疗康养、天然气新能源、航空产业和空港经济、区域旅游集散等“六个生产交易中心”,使之成为发展“三个经济”的重要载体,有效引领了汉中改革发展行稳致远。
“人和”,还体现在改革开放激发的发展活力上。汉中市统筹推进国资国企、财税金融、“放管服”、党政机构等重点改革,组建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非公经济占比达53%,创造了“一网一门一次”集成服务新模式,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率65.6%……
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走在追赶超越的上升通道,为汉中迈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汉中势在必行、底气十足!
叫响两汉三国品牌
建设文化旅游强市
70年物换星移,汉中旅游业从无到有,旅游产业规模日益壮大。汉中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实现了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从粗放发展型向集约高效型、从低层次开发向高品质提升的新跨越,步入一个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
建设文化旅游强市,汉中的资源禀赋得天独厚。两汉三国,真美汉中。汉唐盛世时,栈道丝路通天下;宋明文治盛,茶马贸易走世界。如今,在如画的秀美山河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这里流连忘返。
建设文化旅游强市,汉中绘就了宏伟蓝图。“十二五”以来,汉中市主动适应高铁旅游时代,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提出了全域旅游战略构想,编制《汉中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全力推动旅游业全域布局、全景打造、全业融合,探索走出了一条全域旅游发展的“汉中模式”。
有资源禀赋,有发展模式,汉中的旅游更有灵魂。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汉中市建设文旅重点项目140个,投入各类资金283.6亿元,实施了天汉文化公园、龙岗文化旅游园区等一批项目。全市建成国家4A级景区11处、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县镇村、美丽田园)13处。在文化旅游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汉中旅游。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催生了许多新业态,也带来许多发展机遇。2019年上半年,汉中市接待游客4259.6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7.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02%、34.86%。旅游业已成为汉中市稳增长的支撑点、调结构的着力点、促增收的新亮点。
同时,汉中市始终坚持将大遗址保护管理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华夏文明的重要手段,深入挖掘和系统阐发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留住文化之根、守住民族之魂。张骞墓、“汉中三堰”、龙岗寺遗址、青木川古建筑群等珍贵遗存,留住了传统文化,也留住了游客来此“寻根”的向往。
“大众旅游时代”悄然而至,城市旅游品牌的打造、城市知名度的提升愈发重要。在这个新的挑战与机遇面前,汉中不断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方式,以旅游宣传营销为合作载体,整合各方力量面向游客、面向大众,实施精准营销。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汉中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汉文化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研讨会……一项项活动的成功举办,让“两汉三国,真美汉中”的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汉中市相继荣获“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城”“中国绿水青山最佳旅游名城”等称号。
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蓝图,正加快变成现实。
发挥自然生态优势
建设陕西最美城市
城市美不美,生长于斯的汉中市民最有发言权。
“这次回来,我发现高铁站站前广场也修好了。高铁、飞机等多种可选择的交通方式,让外出打工的人们回家更方便快捷了。”从深圳回汉中探亲的王先生感叹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我记得小时候只有中心广场、街心花园可以去玩,现在出门逛,首选就是天汉湿地公园,那里一年四季景色宜人,空气清新。去年秋天‘网红芦苇打卡地’刷爆朋友圈,让很多外地人都羡慕我们汉中拥有生态环境这么好的城市公园。”80后汉中姑娘李媛嫒说出了许多汉中年轻人的心里话。
汉中之美,美在绿色底色,美在青山绿水。经过多年的努力,汉中绿化覆盖面积达2157公顷,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8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3.2平方米,增长了近44倍。汉中也相继荣膺美丽中国十大最美城镇、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等称号。
汉中之美,还美在城市发展,美在乡村振兴。汉中“一江两岸”是汉中城市建设最瞩目的明星,从一片未开发的河滩地到城中村再到城市会客厅,集中展示了城市生态之美。近4平方公里的宽阔水面碧波荡漾,上千亩汉江湿地点缀其中,犹如城市绿肺,更是江上明珠。
除了“一江两岸”生态建设,汉中还持续推进旧城、城中村改造,不断完善公共配套设施,一大批城市广场、公园和街头绿地的出现不仅提升了城市品位,也使汉中成为一座生态环境优越的宜居休闲城市。
城市美了,乡村也没落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扮靓”农村,改善农民生活;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发展红利……新时代,汉中的农村早已旧貌换新颜。
70年新征程,70年新起点。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文化旅游强市、陕西最美城市,这是汉中的愿景和蓝图,也是汉中的方向和未来。新时代的汉中,将砥砺奋进,不断谱写建设“三市”的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