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999年的信封上盖着陕西佳县坑镇的邮戳(9月1日翻拍) 。
20世纪60年代的西安报话大楼(8月30日翻拍)。
设立在西安邮政大楼门前的邮筒。
8月29日,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西安市小寨分公司营业厅,工作人员正在整理信件。
8月28日,市民在位于西安市高新路的陕西电信广场体验5G技术。
9月1日,一位市民用手机和他的孙女视频聊天。 本版照片均由陕报记者 李念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安市民家中使用的固定电话。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传呼机。
20世纪90年代初,一位手持“大哥大”的男子在西安人民大厦门前打车(9月1日翻拍)。
过去,书信,是人们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家书抵万金”足见书信的重要性。如今,拿出手机,动动手指,我们就能与远在天涯的亲朋好友语音聊天、视频聊天。新中国成立以来,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
一封封两地书
是最深的牵挂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和余光中一样,过去的人们写封信,贴个面额为8分的邮票,就能把信寄到很远的地方,寄到思念的人身边。收信人拆开信封,从字里行间感受着情谊和温暖,时时牵挂着对方的心也安静了。
已退休多年的西安市民徐爱民,20世纪60年代参加过“三线建设”。“那时候,‘三线建设’的项目,都在偏僻的山沟里,寂寞的人们最大的享受就是写信和收信。给家里写信,让母亲不要担心牵挂,给朋友写信填补内心的寂寞。写好信后,封好信封,贴上邮票,郑重地投入绿色的邮筒,然后每日期盼着来自远方的回信。”徐爱民说,“当年,我和我的爱人就是靠书信交往,最后成了一家人。”婚后,徐爱民经常要出差,一封封两地书给予彼此最深的牵挂。
记得有一首诗歌中写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这大概就是那时候爱情的模样。
徐爱民笑着说:“那时候一封信要在路上走好多天,要是碰到紧急情况,就得去邮局发电报了。电报不像书信可以写很多字,只能简明扼要写几个字。电报是按字收费,不敢多写呀!”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西安市小寨分公司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手机的普及,写家书的人越来越少,现在分拣的信件中几乎没有家书了,多为商业信函。”
各种通信工具
悄然进入人们生活
到了20世纪80年代,固定电话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
徐爱民回忆说:“刚开始装固定电话的时候,要申请排队,先交5000元初装费拿到一个号码,过一个月,才有施工人员来拉线安装。记得我家刚安装上固定电话那天,好多邻居都跑过来试着给亲朋好友打电话,热闹极了。”
固定电话走入寻常百姓家没几年,传呼机、“大哥大”、手机等通信工具悄然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传呼机分为数字显示和汉字显示两种,虽然汉字显示比数字显示高一个档次,但每条信息也就十来个字,告诉你有人让你回电话或者让去什么地方。
“大哥大”,这种最早的移动电话厚实笨重,状如黑色砖头,充一次电需要很长时间,而且维持通话时间较短。它除了打电话外没别的功能,而且通话质量不够清晰稳定。虽然如此,“大哥大”当年还是非常紧俏,有钱难买。那时候,小年轻们腰里别着传呼机,手里举着跟砖头一般的“大哥大”打电话,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之后出现的小灵通,因为体积小易携带,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徐爱民还记得自己购买的第一部手机,是一个黑色的摩托罗拉牌翻盖手机,屏幕是绿色的,带一个座充,主要功能是打电话、发短信。徐爱民说:“那时候有了手机,能随时随地打电话,感觉好极了。”
互联网
拉近了人们的距离
到了21世纪,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特别是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软件的广泛应用,人们实现了通信形式从文字到语音再到视频的随意切换。现在,通过智能手机,人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通信,还能进行移动办公、购物娱乐、学习等。
如今,一些人早上起来刚睁开眼就拿起床头的手机,晚上也是捧着手机入睡。就连老人,玩起微信来也是“行家”。徐爱民说:“我的微信里有大大小小好多个群,每天这个群里逛逛,那个群里聊聊,忙得很。我女儿一家在澳大利亚,想他们了,就和他们视频聊天,虽然和女儿一家远隔千里,但通过微信聊天感觉他们就在我跟前。”
微信,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融聚在一个圈子里。
从最初的书信传情,到现在视频聊天,互联网让“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从最初拨通固定电话后的激动,到如今智能手机走进寻常百姓家,通信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新中国成立70年来,通信工具的变革和通信方式的改变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是民生改善的成果,也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