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增基。资料照片
梁增基,是咸阳市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一名退休干部,是我国著名的旱区小麦育种专家,荣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成果奖2项,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劳动模范和“三秦楷模”。
“要吃粮,找老梁!”这是渭北旱塬地区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多年来,梁增基先后培育出长旱58等旱作小麦国审品种3个、省审品种4个,为旱作小麦的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1961年,年仅28岁的广东青年梁增基从西北农业大学(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来到偏远、贫穷的长武。渭北旱塬的贫瘠和生活条件的艰苦,是梁增基所不曾见过的。可是,当他看到由于小麦不够吃,当地老百姓常年啃着窝窝头、吃着山野菜,每当遇到青黄不接的时候,连树皮都被剥光的情景时,他便决定留了下来。
“一定要让农民增产,让大家吃饱饭。”面对渭北小麦冻、旱、涝、锈、倒、黄矮病等灾害时常发生,亩产超不过50公斤的现状,梁增基觉得自己有责任去改变这种现状。为了找出小麦产量长期低下的原因,他跑遍了长武县的沟壑梁峁,走访了许多群众,才发现种子问题就是主要症结。在随后的几年里,他向北京、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科学院请求引种试验,并从气候条件等各个方面,对不同品种的适应性和优势特征进行逐年分析。
在艰苦的条件下,经过上万次试验,1971年,梁增基培育的小麦品种702和7125终于获得成功。小麦品种702具备抗锈病、抗寒、抗旱、高产等多种优势,其中抗锈病优势填补了我国旱作小麦相关领域的空白。此后,他又培育出更加适合渭北地区种植的长武131和长武134。1979年,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梁增基在改良小麦品种702的基础上培育出了秦麦四号,使旱作小麦亩产达到300公斤。由此,秦麦四号在渭北旱塬、陇东地区的5个地市推广种植,形成了一条阻隔条锈病南下关中的“隔离带”。
20世纪90年代,我国育种界提出了“专做面包小麦”的概念。当时,全国还没有专做面包的小麦品种。梁增基慨叹:“这个我们必须有!”他用具有面包口感的原质材料小偃六号,同长武134进行水旱品种杂交,于2001年育成优质多抗高产的长旱58。这一新品种,在保持长武134优良特性的同时,具备了抗旱高产的优势,使旱作小麦亩产超过502公斤,高产时最高达602公斤,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2004年,长旱58通过国家审定,被列入原农业部“863计划”和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在陕西渭北、甘肃陇东南部、河南、山东等地进行推广。2008年,其推广种植面积达到312万亩,部分田块亩产超过千斤。
梁增基培育的小麦品种,推广面积占到全国旱地小麦种植面积的25%以上,增产达25亿公斤以上,增加经济效益达40亿元以上。可以说,我们每天吃的三个馒头里,有一个是梁增基贡献的。至今,梁增基对育种事业仍然热情不减,正在继续朝着国家首创一流强筋小麦的方向迈进。
有人问他:“您育种究竟要育到什么时候?”梁增基回答:“只要干得动,就一直干下去!”他始终不离土地、不离种子、不离农民,以育种为天职,乐守清贫,积极创新,以一个个优质高产的小麦新品种,不断把干旱地区的小麦种植水平推上新的台阶。梁增基用责任诠释了生命的意义,用坚守践行了最初的承诺,彰显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勇于探索、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执笔:牛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