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 / 正文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不忘根本,不吃老本

来源:《 人民日报 》 发布时间:2019-08-21 08:12 作者:李洪兴

    面对民族复兴的新长征,更需要有跨越雪山草地、征服“娄山关”“腊子口”的勇气和智慧

  陕西省子长县东方红村145号,是革命烈士谢子长的旧居。子长县正是以这位英雄的名字命名。在这里,谢子长的侄孙女谢京帅谈家风的两句话,让记者们印象深刻:“一是不忘根本,二是不吃老本”。

  知其根本,方能知所从来。红军长征,于困难中创辉煌,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谱写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壮丽史诗,也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为了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这个“根本”,在于理想崇高、信念坚定。开国少将肖锋在《长征日记》中记录下这样一幕:1935年9月24日,晚上到工兵连参加座谈会,战士们纷纷发言,连部小林最后发言时说,“吃小米、大米都是小理,能抗日救国,打出个新局面,这才是根本大理。我们要的是共产主义”。肖锋在日记中感叹:“我们战士的觉悟真高呀!”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是理想信念在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坚不可摧。

  这个“根本”,在于唤醒民众、扎根群众。人民群众是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也是红军长征胜利的“靠山”。红军是人民的军队,当六七千红军路过当时只有11户人家的吴起镇时,很多战士露宿野外,谢觉哉曾赋诗回忆,“露天麦地覆棉裳,铁杖为桩系马缰,稳睡恰如春夜暖,天明始觉满身霜”;人民心系着红军,当红军从福建长汀中复村出发时,当地干部挑来一担布鞋、草鞋,不少还沾着泥巴,他们说,“鞋来不及做了,把这些穿过的鞋拿去吧,行军打仗少不得”。长征路上,扎根群众、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就能克服征途之难、汇聚抗日力量。事实证明,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就能无往而不胜。

  这个“根本”,在于为了后代、代代相承。过草地时,前有天险、后有追兵,一位女同志临产,董必武嘱咐军团长董振堂“打出一个生孩子的时间”,董振堂说,放心地生吧。可偏遇上难产,牺牲了多名战士,有人叹息“不值得呀”,董振堂说,“我们干革命打仗,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孩子们吗?”的确,为了孩子,为了下一代,为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幸福,红军有牺牲却值得、长征虽艰辛却值得。伟大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生活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矢志奋斗。

  今天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正如长征一样,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然而,成绩属于过去,我们有理由自豪,却不能自满,更不能“吃老本”,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面对民族复兴的新长征,更需要有跨越雪山草地、征服“娄山关”“腊子口”的勇气和智慧。走好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决不能掉以轻心,只能继续艰苦奋斗,向前向前再向前。

  “打竹板,响连天!红色吴起热血燃……”在吴起县的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里,一群“红领巾讲解员”用清脆快板讲起了革命故事。长征播撒下的种子,早已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生根、发芽,也必将在神州大地、在复兴征程中开出最美的花、结出最好的果。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