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 / 正文
三秦人物

“治沙女杰”牛玉琴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9-08-19 11:14 作者:执笔:苏维

牛玉琴。 资料照片

  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金鸡沙村,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如今已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30多年来,牛玉琴带领家人和乡亲们植树造林2800万棵,在毛乌素沙漠建起一片“人造绿洲”,为保护和改善沙区生态作出了突出贡献。

  1949年,牛玉琴出生在定边县的一个农民家庭,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饱受风沙之苦,“风刮黄沙难睁眼,庄稼苗苗捉不全,沙压房子人移走,万恶黄沙害人苦。”这几句顺口溜,正是当时人们的生活写照。1967年,牛玉琴嫁给金鸡沙村村民张加旺。为改善生存环境,摆脱贫困现状,牛玉琴与丈夫在1985年1月承包了金鸡沙村北边的1万亩荒沙地,并制定了“一年摆上,三年补齐,五年初见成效”的治理计划。

  “就是憋死骡子累死马,也要让万亩荒山绿起来。” 牛玉琴下定决心要治理沙漠,让全家人过上好光景!当年春天,牛玉琴变卖了所有家产,又借了4500元购买树苗,植树6600亩。第二年春天,由于遭遇沙尘暴,造林全部失败。1986年春天,她索性与家人住进了离家7.5公里的“一把树”,用人背驴驮的方式运送树苗和生活物资。她聘请30多人,连续奋战20多天,栽植杨树、榆树及沙柳近10万株,使承包的1万亩荒沙地初步得到治理。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牛玉琴的治沙面积从1万亩、2万亩、9万亩,扩大到现在的11万亩。丈夫因病去世后,面对年迈的公婆、幼小的3个儿子和一贫如洗的家境,牛玉琴本可以选择放弃治沙造林,变卖林地资产。然而,这位朴实的陕北妇女仍毅然扛起了植树造林的重任,把当年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人造绿洲”。

  越治沙,牛玉琴的眼界越开阔。她创办绿源治沙有限公司,走上了林农牧、种养销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先后创建了加玉林场、牛玉琴治沙基地。其中,牛玉琴治沙基地被评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基地,已成为靖边县规划的沙漠生态旅游景区之一,并被确定为靖边县共产党员教育基地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之一。

  牛玉琴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绿化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防沙治沙英雄等20多个荣誉,并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拉奥博士奖”。1996年7月,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牛玉琴第一次去了北京,进了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同年9月,牛玉琴应邀出席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大会,介绍治沙经验。陕西省市县各级林业部门共同投资,建设了牛玉琴治沙成果展览馆。她的事迹,已被拍成电视专题片《牛玉琴和她的树》《西北治沙一家人》和电影《一棵树》,在全国播映。

  30多年过去了,这位共和国的同龄人,依然坚守在沙漠中,亲自固土种树。她说:“我作为共产党员,牢记忠诚,治沙要有奉献(精神),没有奉献的精神,这片荒沙没有绿色。现在要让我的儿子、孙子都来治沙,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在沙漠跑一天,就算栽不成树,也要看一看。” 如今,她的儿子张立强继承父母的事业,走上了“向沙漠要经济”的治沙新路,带领全村乃至周边各村的群众,投入到植树造林中。 (执笔:苏维 )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