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 / 正文
历史足迹

吴起: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

壮丽七十年 三秦谱新篇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9-08-19 11:12 作者:执笔:张娟


2012年9月,吴起铁边城营盘山。资料照片

提起过去的陕北,人们会想起裸露的黄土、纵横的沟壑。如今,随着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陕北的面貌发生了变化,山绿了,水清了,人富了。

1997年,“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宏伟目标提出。1999年,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开始实施。陕西省把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当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和首场战役,集中力量,精心部署。省委、省政府组织百名专家和有关部门领导,在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陕西山川秀美工程建设规划纲要》,在长城沿线风沙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关中平原区和秦巴土石山区全面启动治理工程。

作为全国唯一的试点市,延安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作为中央红军长征胜利落脚点的吴起,1998年确立了“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羊、林牧主导、强农富民”的开发战略,提出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治理措施,把大生态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来经营,在全国开封山禁牧的先河,并一次性退耕155.5万亩。

到2005年,吴起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30.79万亩,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是当时全国150多个退耕还林县(市)中退得最早、还得最快、面积最大、群众受益最多的县。经过持续多年的退耕还林,昔日的黄土地已经草木葱茏。吴起县先后被授予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全国造林先进县、国家生态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并被列入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

退耕还林,并非朝夕之功。就像年轮要一圈圈叠加,漫山遍野的林木也浸透着岁月的印痕。二十载荒坡植绿,延安的生态建设发生了巨变,植被覆盖率由46%跃升至80%以上,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从遥感卫星云图上观瞻,延安37037平方公里的大地由黄变绿,子午岭、黄龙山、三北防护林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牢牢地护拥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时空流转,林海不仅扮靓了山野,更点亮了老区人民的希望之光。退耕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广种薄收的劳动生产中解放出来,转向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劳务输出等多种经营方式,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也逐步被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所代替。安塞的大棚蔬菜产业,宝塔区的山地苹果产业、畜牧业等,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延安人民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从转变发展方式到优化经济结构,从调整产业布局到保障改善民生,在黄土高原上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目前,延安围绕苹果产业品牌,从产前、产中到产后,加快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有效提升了价值链,延伸了产业链,优化了供应链,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集生产、加工、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效合一”的循环农业经济链。(执笔:张娟)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