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记者再走长征路”
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拜谒刘志丹烈士陵园。陕报记者 肖晓良摄
在陕北,上点年纪的人都会唱一首信天游:“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
8月8日,记者随“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团走进被誉为中国革命“红都”的志丹县。这片烈士洒过热血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这里不但是刘志丹将军的故里,也是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摇篮。
刘志丹是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被毛泽东赞誉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在刘志丹烈士陵园,高4.5米的刘志丹雕像表现了将军的忠贞不渝、胸怀大局、信念坚定。陵堂前,记者们敬献花篮,行三鞠躬礼,表达对这位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缅怀。
刘志丹1903年10月出生于保安县(今志丹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大革命失败后,与唐澍等领导渭华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和他的战友们,在陕甘边和陕北,创建工农红军,开展游击战争,开辟革命根据地。他率领红军粉碎了敌人多次“围剿”,使陕甘边和陕北根据地连成一片。1935年9月,西北红军与红二十五军会师后,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他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随即在错误肃反中受到诬陷,被捕入狱。同年10月,中共中央到陕北后,刘志丹获释。1936年4月14日,时任红二十八军军长的刘志丹,在攻打山西中阳县(今柳林县)三交镇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3岁。
志存高远,丹心为民。刘志丹短暂的一生,驰骋于西北黄土高原,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几经风雨,几多磨难,领导创建的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后期全国仅存的一块革命根据地,成为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他的优秀品质和对革命事业的杰出贡献,正如周恩来所说:“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这是历史和人民给予这位伟大革命家的公正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