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 / 正文

宝鸡:从老工业基地到装备制造业强市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9-08-09 08:38 作者:陕报记者 刘强 高振博

 

  70年栉风沐雨,70年春华秋实,宝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8月8日上午,记者从我省“奋力追赶超越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发布会上获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宝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宝鸡地区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0.9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265.1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66元增加到59988元,地方财政收入由0.1亿元增加到87.76亿元。70年来,宝鸡在工业经济、城市建设、民生改善、文化发展等方面呈现六大变化。

  工业由弱到强,实现了“制造宝鸡”之变。在“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宝鸡布局了一系列重点工业项目,奠定了宝鸡工业发展的基础。70年来,宝鸡工业实力不断增强,从一个老工业基地逐渐变为装备制造业强市。宝鸡形成了汽车零部件、钛及钛合金、烟酒食品、能源化工、优势装备制造五大支柱产业集群,钛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全球第二,汽车产业产值占到全省三分之一。宝鸡涵盖35个工业门类、224个工业行业,工业企业数量达到6200余户,从业人员近30万人。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年均增长14.9%。宝鸡是38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拥有国家级研发中心或分中心17个。宝鸡质量强市成效显著,有60多种产品销量居全国或世界同行业前列。

  城市由小到大,实现了“名城宝鸡”之变。宝鸡成为国家关天经济区、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的副中心城市,市区建成总长538.2公里的城市道路504条,主城区人口增长到102万人。市民出门500米有休闲绿地、5公里有学校,形成了10分钟商业圈、15分钟就医圈。宝鸡建成全国重点镇和特色小城镇17个、省级重点镇和重点示范镇18个,城镇化率达到53.17%。

  百姓由苦到甜,实现了“小康宝鸡”之变。2018年,宝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802元和11936元,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12.2%和12.3%。宝鸡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全市51万贫困人口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11.9%下降到2.2%。太白县、千阳县、扶风县、麟游县、陇县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宝鸡在西北地区率先实现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级“双高双普”县全覆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受到国务院表彰。宝鸡社会治安满意度连续8年位居全省前列。

  开放由点到面,实现了“海外宝鸡”之变。宝鸡开通了中欧国际货运宝鸡专列,加快建设宝鸡港务区,举办“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洽谈会、钛博会等国际性展会。宝鸡与14个国内外友好城市建立了合作关系,与15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2018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 63.43亿元。宝鸡企业在美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10多个国家设立了海外基地。

  生态由好到优,实现了“宜居宝鸡”之变。宝鸡先后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宝鸡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渭河“百里画廊”成为流域“系统治污、柔性治水”的成功典范,水环境质量连续多年居关中第一。宝鸡凤县成为我省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26%。2018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3天,连续多年居关中城市前列。

  人文由旧到新,实现了“魅力宝鸡”之变。宝鸡拥有8000年的文明史、2770年的建城史,同时又是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宝鸡近年来累计投资260多亿元,建成青铜器博物院、石鼓阁、周文化景区、西府老街等一批文化景区。全市建成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13个,2018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亿人次。宝鸡与亚欧美洲的20多个国家和国内40多个城市开展文化交流合作。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