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教师王思明 。 资料照片
距延长县80多公里的下西渠村,“十里同村,隔山为邻”,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是靠骑毛驴进出山村。优秀共产党员、小学教师王思明,默默耕耘,献身教育事业,靠自己动手,三迁校址,四修校舍,创造性地开展勤工俭学,改善办学条件,使下西渠小学由最初的两孔破窑洞,发展到有了现代“小洋楼”。
从1970年起,下西渠村实现免费教育,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按时毕业率均达到100%,比延安地区普及初等教育规划整整提前了15年。学校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传播现代文明的一大窗口。
1968年,王思明在群众推选下,担任下西渠小学民办教师。那时,学校只有顺山坡挖的两孔破窑洞,门窗残损,桌凳破烂,一个桌面改做的黑板,正中还有个大洞。关键是不少学生因交不起5角钱学杂费而被迫辍学,学校仅剩下14名学生,占全村适龄儿童的33%。面对这种状况,他决定自己动手,创造条件,让山村里的娃娃都能上学。
1970年,王思明和学生们在荒地种上了千穗谷、烟叶,当年收入100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王思明当即宣布:学校免收学杂费。学生一下子增加到42人,村上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
孩子们入学问题解决了,王思明又萌生建设新校舍的想法。随着勤工俭学收入的增加,学校不仅实现了“三免一自给”——免交书费、杂费、文具费和教师办公费由学校自给,还有了结余。但这些对于修新校舍还差太多。于是他带领乡亲们打石板、奠土基、修砖房,终于让学生搬进了砖瓦房。他还请来当地最好的木匠给学生做了新桌椅,并找来十几块1米见方的大石板,刻上“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立在房顶。红红的大字,无声地传递着强大力量。
为了使学校有一个固定收入,他决定从勤工俭学向种植化发展。于是,他与村里商量,要来些山坡地,办起小农场。他到西安、延安等地自费学习果树栽培管理技术,买回果树苗,在小农场山坡上栽植用材林5000余株,植果树180余株,凹地压芦苇4亩,平整土地7亩。
勤工俭学收入积累到7万元了,王思明寻思着盖一座教学楼。在建校过程中,他到黄河边选沙子,到延长县选砖、选水泥板。由于下西渠地处深山,除去用水外,其余一切都得从外边运。
看着拔地而起、修建一新的教学楼,群众高兴地说:“咱山里也办成了洋学堂。”然而,近在咫尺的王思明家的两孔破石窑,还是祖爷爷传下来的“石片窑”。有人说,如果王思明不当“教书匠”,那他一定是个农民企业家或农技专家,甚至有可能成为下西渠的“首富”,可他一无所有。王思明却说:“我最富有,我有20多年来教出的学生,我有下西渠的富裕和文明。”这就是王思明在金钱、利益与奉献取舍中,留下的共产党员的崇高选择。
1988年,王思明在延安教育学院进修并取得大专学历,有关领导让他留在地区教研室工作,而他却选择了重返下西渠。王思明说:“搞教育的人,一定要热爱教育,要沉下心研究。教育不是一份枯燥的工作,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样无论在哪都能待得住。”以他为原型的纪实性电视剧《走出黄土地》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
20世纪90年代,延长县委、延安地委和陕西省委先后作出决定,广泛开展向王思明学习的活动。王思明的精神鼓舞激励着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无私奉献、勇于探索、艰苦创业,而他所树立的师德、坚守的师道、铸就的师魂也影响着一批青年人走向教师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