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日,在清涧县烈士陵园,八十岁的黄光金在擦拭烈士纪念碑。
黄光金从一九九六年开始守护烈士陵园,至今已有二十四个年头。陕报记者 肖晓良摄
8月3日上午,天空淅淅沥沥落起了雨,“记者再走长征路”活动成员们来到清涧县烈士陵园。天幕低垂,细雨霏霏。活动成员们肃立默哀,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光荣传统。
1927年10月,标志着打响西北地区武装革命第一枪的清涧起义,就发生在这片土地上。听着关于清涧起义的讲解,活动成员们重温了那段令人难忘的记忆。
1925年秋,谢子长被派往安定县(今子长市)从事兵运工作,创办了县民团并任团总。1926年上半年,谢子长的友人、中共地下党员李象九,应陕北军阀井岳秀部下军官石谦所聘开办学兵连,后在石谦团第三营任营长。谢子长领导的安定县民团并入李象九营编为十二连,谢子长任连长。
在李象九、谢子长等共产党员的影响下,已在井岳秀部任旅长的石谦逐渐倾向革命,支持共产党员在该旅的活动。当时,该旅的许多班长、排长由共产党员担任。1927年,井岳秀将同情革命的石谦诱至榆林旅店暗杀,并企图解除李象九、谢子长等领导的一部分革命武装。石谦被暗杀后,中共陕西省委派唐澍、白明善到该旅,与李象九、谢子长一起领导该旅党的工作,决定以“为石旅长报仇”为口号,举行武装起义;成立由唐澍、李象九、谢子长、白明善组成的陕北军事委员会。
1927年10月12日凌晨,唐澍、李象九率起义部队开出清涧城,按原定计划挥师南下。行军途中,起义官兵唱着白明善编写的革命歌曲:“陕北有个害民贼,名叫井岳秀,甘做军阀奴。纵杨衮,杀名流,罪属莫须有。先打高双成,活捉井岳秀,志愿不遂,目的不达,至死不回头。”10月13日,在延川城内部队的里应外合下,起义部队占领了延川县城。途经延长县时,起义部队一举歼灭国民党驻军2个连并1个营部。宜川国民党守军闻讯,立即向当地准备参加起义的3个连发起进攻。这3个连当即应战,与对方激战了一昼夜。唐澍、李象九、谢子长、白明善带领清涧、延川的起义部队星夜兼程来到宜川城,国民党守军代理旅长康子祥带残部弃城而逃。3支起义部队会师宜川,人员发展到1000余人。起义部队改编为旅,旅长为李象九,下辖三个营,谢子长、韩起胜、李瑞成分任营长。
清涧起义爆发后,清涧、延川、宜川等8个县的众多青年农民加入了起义队伍。“清涧起义中有很多我们清涧籍的战士,清涧起义后又有更多的清涧青年参军。他们中有很多人最后牺牲了,我们会永远怀念他们。”80岁高龄的清涧县群众黄光金,从1996年开始就义务到烈士陵园做一些打扫、清理的工作,并主动给参观者讲烈士的丰功伟绩。“记者再走长征路”活动成员们夸赞老人给年轻人树立了榜样,老人笑着说:“我这是不用扬鞭,自己奋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