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 / 正文

从老基地到新园区

——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蹲点采访手记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9-04-29 00:00 作者:张丹

       芳菲四月,我有幸参加“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再次来到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

  这里街头熙熙攘攘,大大小小的商铺饭馆门前人来人往,好一幅热闹的景象。花园小区、梦桃公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除了最早入驻园区的咸阳纺织集团外,雷丁秦星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企业也相继入园。这一切与几年前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刚刚启动建设时的场景有着天壤之别。 

  曾几何时,纺织产业作为咸阳的“母亲产业”,无私地孕育着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这里是国家早在“一五”“二五”时期就建立起来的全国纺织基地之一,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棉纺织基地,为陕西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劳动就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咸阳纺织产业由于经营机制僵化等多重原因开始变得举步维艰,工人的境遇也每况愈下,咸阳的纺织工业面临着如何转型的重大问题。 

  为了重新振兴咸阳纺织产业,2011年3月,陕西省和咸阳市积极整合资源,对整个咸阳纺织行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园区延伸纺织产业链条,向纺纱、织造和服装家纺产业链上下游两头拓展,努力打造区域纺织品牌;依托智能化服装个性定制生产流水线项目,大力发展高端定制服装生产,不断壮大园区纺织服装生产规模;依托园区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大力招引汽车座椅内饰面料生产、防护材料生产等企业,提升纺织品附加值,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管委会党工委书记计德亮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26家,这里已初步形成西北纺织服装创新集散地,将国内外最新面料集中到园区,引领纺织服装流行趋势。

  作为记者,我们是时代的记录者,也是发展的见证者。从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这个缩影,我们看到了大秦故都儿女奋斗的足迹,更感受到了新中国70年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我要用真情书写这片土地的繁荣和兴盛,写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讲真情的新闻作品,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