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时代“三农”工作新使命,丹凤县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通过锻造坚强战斗堡垒、培育精锐先锋力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以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学习借鉴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2024年全县“一类村(社区)”达60个。扎实推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倒排确定5个软弱涣散村,落实“六个一”挂点联系制度。2024年5个软弱涣散村均已完成整顿提升、复核验收。指导各村(社区)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发展党员等各项组织制度,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主题教育等工作,把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建设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引导各方力量融入乡村治理,在应急抢险救灾、社会综合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移风易俗等工作中及时解决群众诉求。
以做好“两委”班子换届为基础,以组织保障为支撑,不断为乡村发展注入澎湃动力。通过精准摸排、逐一分析等方式,全面动员返乡大学生、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等群体投身家乡建设。组织村级党组织书记和后备干部赴浙江等先进地区学习,开展理论解读、乡村治理、农业技术等专项培训,促进村级干部“能力+技术”双提升。常态化开展“乡音党课”活动进行经验交流,通过“书记讲给‘两委’听”“书记讲给党员听”“党员讲给群众听”等形式,让“头雁”带动“群雁”飞。扎实推进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村(社区)工作事项更加明确,职责任务边界明晰,基层报表台账进一步减少,“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得到有效遏制,基层考核体系更加简便有效,基层干部有更多的精力投入乡村振兴中。
以推动村集体经济增长为目标,围绕“一村一品”因村施策、精准发力,持续壮大“菌药果畜酒”五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食用菌、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中草药、康养等产业,引导更多涉农项目、社会资金有序投入,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蓬勃发展。深化“产业联合党委+”模式,由党组织搭建平台、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实体运营、村民积极参与,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用好“组团式”帮扶人才和国省市县科技特派员力量,组织开展“人才服务团”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持续推广“科技小院”等模式,引进培养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和农业农村科技等各类实用人才,推动农业生产从“低质低效”向现代化生产转变。
供稿:丹凤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