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 正文

子洲:用好飞地“小”画笔 绘就特色产业“大”蓝图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09-12 16:08 作者:钟升强

近年来,子洲县围绕“四大”发展方略,坚持“1+双百+N”发展路径,根据全县绒山羊产业链不同环节技术需求和人才分布特点,积极推进“多形式”飞地建设,不断推动人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助力绒山羊特色产业链全面跃升,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子洲新篇章。

探索“飞地”引才,提升产才融合“驱动力”。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子洲县积极打破区域限制,通过“飞地引才”模式,紧扣产业发展与企业需求,吸引各地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投身绒山羊产业。截至目前,依托中欧(子洲)国际乡村产业振兴园和各龙头企业,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协议,研发以羊胎盘、羊宝为原料高值化保健和生物医药产品;与中国养羊协会、河北农大、西北农大等建立技术协作关系,组建“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成功培育出能生产细度15-15.3um、长度45mm的绒山羊;与青岛农业大学等建立有机肥研究站,开发“红太365高效生物有机肥”产品;累计“刚性+柔性”引进各类人才160余人,培养本土绒山羊产业“土专家”“田秀才”70余人,培训农户10000余人次。

着眼“飞地”联建,厚植协调发展“承载力”。互惠共赢是推动飞地建设的基础,协同合作是产业发展的保障。子洲县着眼全县绒山羊产业发展地理限制和区域短板,积极与兄弟县区开展合作,逐步推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进一步激发全县乃至全市绒山羊产业链发展动力。目前,已在横山等具有羊子养殖传统优势的县区成功搭建起良种繁育基地;在定边、靖边等适宜种草且土地优势显著的县区设立饲草基地;在榆阳等工业用地指标充足的县区积极推进“飞地”项目,投入9.5亿元在榆阳区轻纺园开展“红太羊绒榆阳深加工”建设项目,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飞地”项目的实质性落地。

聚焦“飞地”育产,强化特色产业“硬实力”。科技是转型升级的支撑,成果转化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子洲县围绕中省市产业发展政策,紧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依托中欧国际乡村产业振兴园,通过“飞地育产”模式,整合各方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多措并举打造百亿级绒山羊产业集群,实现从科学繁育到现代化养殖,从饲草加工到羊绒加工,再到生物有机肥生产应用和保健品研发制造的全流程覆盖的一体化羊绒全产业链条。截至目前,从养殖方式上,以“饲草种植+工厂化养殖”代替传统“放养”模式,推动绒羊产业实现从生态破坏型到环境友好型的转变;在产业规模上,已建成以玉米、苜蓿为主的优质饲草料基地超3.3万亩,万只绒山羊养殖基地11个、1000只以上扩繁场2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0个;在产品研发上,以绒山羊羊粪为原料开发“红太 365 高效生物有机肥”,现年产近10万吨。

供稿:子洲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