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 正文

镇巴县花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旅游 ”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07-17 14:43 作者:唐必坤

镇巴县渔渡镇花果村位于渔渡镇东南部,距离镇中心约4公里,村内有6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505户1816人,党员51名。近年来,渔渡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景区旅游带动乡村旅游这一主题,努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然而花果村玉溶洞景区受地理条件限制,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等原因,运转难以为继。镇党委政府为摆脱这一困境,聘请专家调研,争取部门支持,决定以玉溶洞景区周边的花果村黄家湾小组为切入点,建设餐饮、娱乐、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农村综合体。

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旅游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实干实效,实现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共建提升。2023年以前,黄家湾小组内道路泥泞不堪,乱堆乱放,畜禽散养,房前屋后乱搭乱建。借助花果村被确定为乡村振兴省级重点帮扶村的有利契机,聘请专业团队制定规划方案,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家院落。整合“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重点村”等乡村建设政策资金,按照整治为基、修字为主的原则,拆除危房3间110余平方米、乱搭乱建杂房4处170余平方米,改建、清理沟渠200余米,完成了15户农户房屋的部分立面改造,打造美丽庭院9个。村庄环境由原先的“脏乱差”转变为“洁净美”。新建村内道路500米,新增休息场所2处,修建生态厕所1个、改建停车场并新增停车位50余个,安装节能路灯60盏,建设防洪河堤300米,村级公共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相生相长,实现特色产业和旅游事业整体繁荣。花果村以花、果出名,镇党委、政府与村两委班子看到利用现有资源开发乡村旅游的前景,决定改变过去一味靠政府财政补贴的路子,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重盘活现有资源,将“农旅融合”确定为新发展路子。一是壮大传统产业存底气。自脱贫攻坚以来,花果村大力发展蚕桑400亩,大樱桃50亩,青脆李500亩,已形成以小杂果为村级主导产业的框架。二是发展节庆旅游聚人气。举办了月月喜相逢文艺演出、乡村音乐会、主题游园会等活动,找准“流量密码”,深度挖掘本地节庆文化内涵,在传承中创新出彩,充分释放“节庆经济”新活力。自5月开园以来,到村里的游客接近2万人,农家乐、咖啡馆、美食集等生意火爆,农户人均增收3000元。三是开发新兴产业振士气。依托村内良好生态资源,鼓励村民黄斗艳等6人发展特色农家乐、流沙咖啡、田园书吧、露营烧烤,为巴山玉溶洞景区提供吃、游、娱要素,完善功能设施,增强游客体验感。

借势借力,实现运营模式和队伍建设创新突破。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把乡村运营思维前置,以打造整村旅游产品为切入口,培养当地有为青年王波,组成有策划能力、运营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市场化运营团队。在政府和村集体的共同参与下,开展轻资产、系统化、多维度的市场化运营,同时从当前渔渡旅游发展现状、产品供给和市场需求发力,推动资源的积聚、盘活和变现。在这种模式下,村集体为主要的组织者,负责整合和协调各方资源。运营团队为具体实施者,负责村庄各业态全要素的发展、经营、管理。通过“村集体+企业”的模式,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找到了可持续的路子。截至现在,农家乐、美食集、咖啡馆、田园火锅、露营烧烤基地等业态运营良好。

坚持党建引领 助推乡村可持续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画出“同心圆”。“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这是农村的现状,实践发现解答这一难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坚持党建引领。花果村从前任村支书带头发展蚕桑产业,到现任村干部带头发展农家乐,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干部领办、党员示范,沿着“党建+”的主路线,实行“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双带”模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入文旅项目建设一线,带头到征地拆迁、项目建设前沿问需解难,带头参与产业的开发和运营。通过加强党组织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领导作用,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坚持规划先行,绘制“一张图”。要想成功地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以规划为前提,从乡村的定位、主题和特色出发,制定乡村旅游规划发展蓝图,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其次,根据乡村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经济基础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配置资源。最后,规划能够引导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卫生等方面,提高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坚持选人育才,定好“领头羊”。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注重用好乡愁乡情纽带,凝聚各方力量推动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通过选优选强村两委班子,引导优秀人才、引导优秀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等举措强化人才保障。一方面鼓励有种植经验的农户继续发展青脆李、大樱桃、羊肚菌等特色产业,另一方面组织有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的群众发展特色农家乐、手工艺小作坊和精品民宿,增加村内旅游产品及旅游线路,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坚持模式创新,筑就“共富梦”。“村集体牵头+企业合作+平台运营”模式是一种以村集体为主体,联合巴山玉溶洞景区,利用平台化运营方式整合资源,推动乡村振兴的模式。平台化运营是该模式的另一个核心要素,这个平台可以整合乡村的农产品、手工艺品、旅游资源、人力资源等特色产品,提供线上线下销售、推广和服务。通过平台化运营,乡村的产品和资源得以更好地展示和销售,提高了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实现产业共建、资源共享、利益共分,从而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的花果村,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坚持“生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全面盘活闲置宅基地、农户庭院、瓜果菜园等要素,培养乡村主理人,采取“保底+分红”的模式发展乡村休闲游,打造了“流沙咖啡”、渔水人家、自助烧烤营地等一批网红打卡地,带动群众发展研学旅游、农事体验、乐园游玩等新产业、新业态,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收入增加。

撰稿:镇巴县渔渡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