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 正文

丹凤县: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01-22 09:21 作者:冯琦

近年来,丹凤县以加强乡村基层党建工作为引领,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头戏”,多措并举出实招、见实效,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有力助推村级集体经济“消薄培强”,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筑牢基层组织“指挥部”。以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开展“六好”村级党组织“评星晋级”活动,常态化整顿提升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持续扩大先进增量、减少后进存量。截至目前,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7个。坚持从经济薄弱村抓起,先后选派115名第一书记,231名驻村工作队员进行精准帮扶,兑现村干部产业发展奖金32.67万元。

育优乡村人才“雁阵群”。大力实施“雏雁工程”,注重将政治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管理经验足、群众口碑好的优秀乡土人才选拔进村(社区)“两委”队伍,目前157个村(社区)党总支(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1.8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到56.1%,实现了“年龄降、学历升、结构优”的目标。积极拓宽人才引进链条,把种植养殖能手、退役军人、经营能人和致富带头人等各类长期活跃在乡村发展一线人员作为“纳才”对象,纳入丹凤县村级后备干部库,截至目前,共储备村(社区)级后备干部1015名,确保村级后备队伍梯次储备,有序更替。

做强增收路径“产业链”。持续深化“产业联合党委+”模式,拓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路径。按照“大联小、强联弱、川联山、近联远”思路,成立产业联合党委13个,创新设置产业链党支部30个,功能型产业党小组108个,链接带动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社665个,实现资源聚在产业链、收入增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推动乡村振兴由“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目前,67个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20万元,全县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部清零。

供稿:丹凤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