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今年来,以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精神帮扶和后续帮扶,突出强化组织堡垒、网格服务、精神塑魂和重点治理,全面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难事,办好群众关心的实事、好事,让群众安居乐业。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三个五”工作机制,落实“清单制”,实施乡村人才培育“四雁工程”,探索跨村设立产业联合党组织,推进产业链联合党委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充分发挥“联合党委+”带动党建链、产业链、人才链的聚合辐射、引领支撑作用,深化国家科技特派团“组团式”帮扶,引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提升村级带富领富能力,全县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示范率达到40%以上,建强乡村振兴的“组织堡垒”。
强化基层网格服务。发挥已建立4150个治理网格单元作用,将所有群众纳入网格服务,网格长常态走访入户,及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发挥村级“一约四会”作用,推行爱心超市“积分制”引导,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在全县创建规划好、产业好、环境好、班子好、机制好、乡风好的“六好村”。
广泛做好精神帮扶。举办系列文化铸魂活动,举办文化进万家活动50余场次,文化下乡演出30余场次。策划了“爱我丹凤”“弘扬雷锋精神”“除陋习、树新风”“红细胞”党员志愿服务等十大志愿服务160余场次。第八届“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春季文化节暨2023年陕西丹凤桃花节活动成功举办,成功举办了“一城红酒·百年味道”2023年中国陕西丹凤首届红酒节等系列活动,成功向20多个驻华使节赠送书画作品50多件,全县文化振兴成效显著、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县表彰“五好家庭”12户和“丹凤县最美家庭”35户,6人获得2023年“商洛好人”荣誉称号,推荐新申创2023年市级精神文明先进集体18个;确认28个县级精神文明先进集体申创资格。
做好后续帮扶。推广全国最美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四心工程”经验(“党群同心”“网格连心”“服务贴心”“富民暖心”),建成易地搬迁安置社区“九小设施”(小菜园、小仓储、小超市、小便民服务站、小电商服务点、小理发店、小停车场、小理事会、小公墓”)51处,在800人以上安置点成立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站五个,易地搬迁的12685名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10311人。在凤冠社区建立商洛核桃交易中心,58户企业和村股份合作社入驻,累计在凤冠新城、丹水社区、商邑社区、街坊安置点分别引进或认定社区工厂就业帮扶基地等带贫企业8家,通过社区工厂、公益性岗位就业1318人,实现了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有效激发了乡村振兴工作活力。
供稿:丹凤县乡村振兴局